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我国汉江流域及周边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汉江与渭河径流量大小差异及原因。

(2)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都多发洪涝灾害,说明两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3)与汉江谷地相比,渭河平原种植的向日葵单产高、质量优、出油率高。试分析原因。

【答案】(1)汉江径流量大于渭河径流量。

汉江流域年降水量大于渭河;汉江支流多于渭河;汉江流域面积大于渭河;

(2)相同点:两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不同点:黄河下游初冬和初春易发生凌汛;长江下游支流众多,且同时来水;

(3)渭河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作物生长期较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解析】(1)汉江位于秦岭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支流多,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渭河位于秦岭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支流少,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

(2)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洪灾的相同点是,两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不同点是黄河下游初冬和初春易发生凌汛;长江下游支流众多,且同时来水。

(3)向日葵单产高、质量优、出油率高的原因可从光照、昼夜温差、生长期三个方面来回答;渭河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作物生长期较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接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总量的20%。数据表明,目前进入我国的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独资比重远高于合资企业。下图为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时间分布图。

(1)请描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该类企业在华空间变化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与合资企业相比,该类企业在华采用独资形式的利弊。

(3)简析德国该类企业进入我国,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往往生长较好。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西北某地旅游时所拍摄的一张相片,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者位于树的 ( )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2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最可能是 ( )

A. 4:00 B. 9:30 C. 16:30 D. 1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几内亚湾海域等深线的分布特征。

(2)甲、乙两海域附近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不同成因。

(3)海雾是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图中甲海区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沿岸甲处洋流

A. 是在西南风影响下形成 B. 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C. 造成沿海地区气温升高 D. 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2甲、乙两地的海水性质差异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的纬度较低,甲水温较乙高

B. 乙地有暖流流经,乙水温较甲高

C. 甲地有河流汇入,甲盐度较乙低

D. 乙地蒸发量较大,乙盐度较甲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风带1与风带2风向不同),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气压带表示(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2若某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特点是( )

A. 全年炎热干燥 B. 全年寒冷干燥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温和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重心移动可用来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电力强度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下图示意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中国电力强度重心

A. 1985~2003年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

B. 20032014年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C. 1985~2003年大致向东南方向移动

D. 2003~2014年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

2】【2影响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 能源消耗 B. 产业规模 C. 技术水平 D. 能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国渠是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西起泾水谷口,东到洛水,共三百余里,途中经过数条由北向南汇入渭河的河流。渠道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郑国渠建成后形成了大片农田。汉时开凿的六辅渠(开六条小渠以辅助郑国渠)与郑国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土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1)分析郑国渠修建之前图中阴影区域多湖泊沼泽的原因。

(2)指出郑国渠建成之初的主要作用,并说出判断依据。

(3)分析六辅渠在工程设计上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