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涉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的方案。读该图,完成问题。

【小题1】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上涨
B.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
C.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北京城区环境质量
D.减少生产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小题2】首钢新址选在曹妃甸,考虑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A.更加方便钢材出口
B.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C.新址周围环境清新优
D.接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小题1】由于钢铁工业环境污染严重,首钢搬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轻对首都北京的环境污染。
【小题2】曹妃甸位于渤海沿岸,且靠近迁安铁矿,故钢铁工业在此选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海运便利和靠近铁矿,可减低运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即可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回答(12分):

⑴ 同一颗恒星、地面一点P、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E1 到下一次“三点共线” E2 ,地球自转了_______度,时间间隔为 ______________,图中用 _______字母表表示,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005年2月18日20时,张英将一天文望远镜固定并对准牛郎星进行观测,第二天,他再次观测的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若他还在20时观察,该颗恒星在天顶的   (东或西) 侧约        的角度。

⑵地球从E1公转到E3,地球自转了_______度______分,时间间隔为______小时。

⑶恒星日与太阳日时间不等的主要原因是:                                   

⑷若其他条件不变,地球公转方向相反,则(    )(双选)

A.恒星日的时间不变                     B.太阳日的时间不变

C.恒星日的时间缩短                     D.太阳日的时间缩短

⑸关于太阳日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地相邻两次日中天的时间间隔     B.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         

C.昼夜交替周期                     D.地球自转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涉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的方案。读该图,完成问题。

1.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上涨

B.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

C.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北京城区环境质量

D.减少生产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首钢新址选在曹妃甸,考虑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A.更加方便钢材出口

B.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C.新址周围环境清新优

D.接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涉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的方案。结合图4-8,思考下面问题。?

图4-8 首钢迁移图

(1)分析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的主要目的。

(2)首钢公司在首都建厂的因素是什么?首钢迁移到新址曹妃甸考虑的有利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涉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的方案。结合图5-10,完成5-6题。

5.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降低生产性牦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C.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北京城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D.减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首钢将新址选在曹妃甸,考虑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A.更加方便钢材出口        B.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C.新址周围环境清新优美    D.接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