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答案】1译文船在水中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遗憾的是晨光朦胧天未大亮。

表达效果前两句对仗工整语句精炼抑扬顿挫颇有韵味表面上写“船轻”和“风轻”实际上烘托了作者辞官归家愉悦畅快的心情。末句的一个“恨”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

2译文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地感受到住在这个简陋的小屋里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每天在园中散步已经成为乐趣庭院里有门却经常关着。

表达效果前两句作者精神上的富足与生活上的清贫形成对比而作者更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后两句写作者悠然享受涉足庭院的乐趣情景交融似已悠然地融入自然。

3译文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澈的溪流吟咏赋诗。

表达效果这四句是陶渊明理想人生的集中描写。劳动、自然、游乐赋诗构成了作者生活的全部元素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质朴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和体会重要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本题中文言文的翻译要理解关键词的意思。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需要在理解句子含意的基础上观察句子在内容、结构上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思想倾向综合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画横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既东又欲肆其西

夫人之力不及此 斯人,吾谁与归

A两个“封”不同,两个“微”相同

B两个“封”不同,两个“微”不同

C两个“封”相同,两个“微”相同

D两个“封”相同,两个“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文言文阅读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B.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C.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D.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2】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C.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D.立祠,即建立祠庙奉祀,多数是官员去世以后,如袁旭受到宁国人立祠祭祀。古时也有立生祠现象,其对象都是深得百姓爱戴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豫打击邪恶势力,手段强硬,注重方法。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对于情节最恶劣的恣意横行者。杖刑流放,其余的都服服帖帖。

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赵豫为政方法高明,政绩优良。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

(2)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刘眘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1)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青溪怀古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B.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C.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D.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3)这首诗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两句堪称妙笑,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高考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高考重庆卷】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入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的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清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

有语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针对语病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私见樊於期取得信物的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字一作,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