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因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而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

A.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发生

C. 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D. 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冰箱可以产生氟氯烃,从而破坏臭氧层,影响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使用绿色冰箱可以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选C。使用冰箱不会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或酸雨气体,不管哪类冰箱,目前都会有废热的产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上海、天津的一些著名医院开通远程医疗服务,其采用的最先进的传输手段是 ( )

A. 电报 B. 长途电话 C. 快速寄信 D. 信息高速公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1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 B. C. D.

2】【2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A. ①—甲 B. ②—乙 C. ③—丁 D. ④—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温度15-19℃,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下图为我国2016年油菜优势产区图。

1结合材料可知

A. 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

B. 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C. 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

D. 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2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

①油菜总产量高  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

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 ④油菜品种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

A. 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低 B. 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

C. 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 D. 耕地面积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铝土矿92%用于生产冶金用氧化铝,8%用于耐火材料。中国铝土矿储量约为8.3亿吨,仅占世界储量的2.96%,但2015年中国铝土矿产量达到6千多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1.9%,仅落后于澳大利亚。2016年,中国电解铝产能占全球总产能一半左右。中国铝土矿缺口很大,其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其次为几内亚、马来西亚、印度、巴西等国家。下图示意2008~2015年中国铝土矿产量与进口量(单位:万吨)以及进口量所占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表明中国铝土矿( )
A.进口量大于生产量
B.对外依存度比较高
C.进口比重直线上升
D.2014年进口量最少
(2)中国铝士矿开采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极有可能导致( )
A.世界铝土矿产量急剧下降
B.停止进口国外铝土矿资源
C.国内铝土矿资源逐渐枯竭
D.世界电解铝产业加速衰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新社北京2016年11月9日电 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 层林尽 染的季节。但由于同期中国北方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中国北方也随之进入“雾霾季”。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反射 大气辐射

B.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A. 丁增强 B. 丙增强 C. 乙减弱 D. 甲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局部地区≥10℃等积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银川≥10℃的积温值最可能是

A. 2700 B. 2750 C. 3000 D. 3100

2导致唐山与包头的积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表植被 C. 地形状况 D. 大气环流

3太原周边盛产红高梁,由此可知,红高梁

A. 喜水湿环境 B. 生长周期长 C. 耐酸性土壤 D. 热量需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受周围浮冰影响,被困南极地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南极大陆周边地区多浮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降雪量大
B.风力强,浮冰流动
C.处极夜,海水凝结
D.处暖季,海冰融化
(2)为及时了解“雪龙号”周围浮冰情况,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北斗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视频传输技术
(3)将南极陆缘冰运到澳大利亚,满足其用水需求,图中运输线路选择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实验小组所做的的实验,回答问题。

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甲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A、B的偏动情况。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__ _(左或右)偏,甲图中电炉对应乙图

中的 (填字母)

(2)乙图中ABCD中气压由小到大排序为 ,其中AB的风向为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夜间的海洋与陆地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

(5)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博作《夜雨寄北》。下图中反映“巴山夜雨”现象成因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