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 000余种,恩克斯堡岛地面碎石遍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设计寿命较短的直接原因是

A. 内陆地区不便船舶进入 B. 内陆雪层不断积累

C. 内陆地区常年风力强劲 D. 纬度太高,气候太冷

2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B. 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C. 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D. 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3恩克斯堡岛上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岩石崩解破碎明显 B. 冰川融化,流水侵蚀作用强

C. 基岩裸露,冻融、风化作用强 D. 岩石裸露,风力侵蚀作用强

【答案】

1 B

2 D

3 C

【解析】

1读图可知,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位于南极大陆内部,内陆地区积雪不断,考察站容易被积雪淹没。船舶能否进入,对考察站影响不大。南极地区整体纬度高、气候寒冷,大风天气多,这对不同南极科考站的影响差异不大。

2读图可知,罗斯海纬度高,常年有浮冰;地表多碎石使得地基不稳地,不利于施工建筑;罗斯海纬度高,气候并没有长城站附近温暖。结合材料可知,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000余种利于海洋研究。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土壤发育程度低,地表基岩裸露,加上日温差、年温差较大,导致冻融、风化作用强,岩石崩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差逐渐变小

B. 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C.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 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

A. 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C. 非地带性

D. 垂直地带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入伶仃洋的入海口,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与大陆珠海之间的通车时间缩减至30分钟,港珠澳正式形成1小时经济生活圈。

(1)珠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为珠三角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珠江流域的最主要补给形式为_____ 。珠江汇入伶仃洋之间,在主河道上形成众多江心岛,这些江心岛的形成是由于河流的 _____作用。

(2) 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前历经28次台风侵袭,最终化险为夷。这些台风主要发源于____,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狂风、__________三个因素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两幅锋面天气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冷锋、暖锋 B. 气旋、反气旋 C. 暖锋、冷锋 D. 反气旋、气旋

2关于图示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

B. 乙过境时,降水位置在锋后,多带来连续性降水

C. 甲过境后,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气温升高

D. 乙过境后,阴雨连绵,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耐旱的仙人掌等“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体上,被称为“红泥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比亚沿海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的原因是

A. 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B. 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形平坦

C. 位于火山的脚下,土壤肥沃

D. 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弱

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死亡谷”两岸悬崖壁立,地势险恶。该地曾经是一个大盐湖,极端最高气温56.7℃,年降水量仅为46.768 mm,既是全球最热的地区之一,也是地球上最不适于居住的地区之一。地狱般的“死亡谷”,却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死亡谷”的少量降水主要是

A. 地形雨 B. 锋面雨

C. 对流雨 D. 气旋雨

2“死亡谷”中的动物活动时间大多集中在

A. 子夜前后 B. 日出前后或傍晚

C. 春、夏季 D. 秋、冬季

3与甲河相比较,乙河

A. 冬季流量大 B.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 河流流量小 D. 结冰期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乙图“太阳光照图”,回答各题。

(1)在乙图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地球此时位于甲图“公转轨道示意图”①②⑧④中 ________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2)乙图中A、B、C三地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C点此刻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3)若乙图中此时A点时间为4:30,则A点的昼长为 ________小时,日落时间为________,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

(4)乙图中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昼长由长到短排列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全球海陆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 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

B. 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

C. 地表径流、河川径流、下渗、水汽输送

D.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河川径流

2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相关性最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风向为________,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________地的风力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图中B天气系统从气流的状况来看叫_______ ,在它的影响下该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 。图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

(3)当天气系统A强烈发展时,在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4)杭州G20峰会选择在9月初举行,主要考虑与7、8月相比,9月的_______ (填气温或降水)因素较适宜。但9月杭州也很可能受到来自海上的 _______ 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_______ 的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