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塔卡玛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拔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

材料二:阿塔卡玛沙漠位置示意图

(1)该地区虽临海却形成纵向狭长的“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请说明原因。

(2)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3)说明阿塔卡马沿海沙漠村庄采用“以网捕雾”对当地居民的主要意义。

【答案】(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盛行离岸东南信风,降水少;东部安第斯山脉逼近海岸,使沙漠南北狭长延伸;同时阻挡了来自亚马孙平原的暖温空气;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2)沿海太平洋水汽蒸发,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来的暖干气流,形成稳定的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一侧,降水少。

(3)为村庄提供生活用水,缓解水源短缺问题;提供农业用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该题以南美洲西岸的“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为背景,考查沙漠成因,多大雾却难形成降水的原因,“以网捕雾”的意义等。题目虽然出现较多的生冷词汇和地理现象,但旨在考查基本地理原理:沙漠成因、非地带性因素、雾和降水的形成条件等。

1)该小题主要分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及纵向狭长的原因,沿海沙漠的形成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纵向狭长分布主要与山脉逼近海岸及寒流影响密切相关。阿塔卡马沙漠形成是由于智利沿海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形成沙漠;纵向狭长分布主要是东部安第斯山脉逼近海岸且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空气及沿海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所致。

2)该题需要解释“成雾却未致雨”的原因。雾的形成离不开冷暖干湿气流的相遇;雨的形成必须有上升气流。已经成雾,说明前一个条件具备,没有致雨,说明多下沉气流。地处沿海,大洋水汽充足,加上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沉的暖干气流(东南信风背风坡多下沉气流),下冷上暖易形成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

3)由材料可知“以网捕雾” 是将雾穿过网眼凝结成水滴,通过网下的水槽和输水管,最后把水汇集到蓄水桶中,在一个有世界“旱极”之称的地区,蓄水的主要目的肯定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当地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问题得以缓解,经济才可能得以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滩涂,在地貌学上称为“潮间带”,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崇明东滩是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徒的重要通道,在区域和全球生态安全保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下图为崇明岛东滩地理位置和滩涂面积变化图。

简述1973-2013年间崇明岛东鸿湾涂面积的变化,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A. 1月降水甲比乙多 B. 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 7月气温甲比乙低 D. 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2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A. 西北风的影响 B. 副极地低压控制

C. 沿岸暖流影响 D. 盛行西风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香草(华尼拉)号称“绿色黄金”,原产于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香草适宜生长环境为气温在21°C-32°C,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海拔1500米以下的坡地。读“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香草的原产地最有可能在

A.加拿大B.印度C.墨西哥D.阿根廷

2上图中最适宜香草生长的地点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下左图)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A.多洪涝灾害B.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C.台风频发D.冬季多暴雪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上右图中的

A.a地B.b地C.c地D.d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 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 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 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2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A.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该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昆明

A. 以晴天为主 B. 降水量较大

C. 气压较贵阳低 D. 气温日较差比贵阳小

2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更大 B. 全年太阳辐射较少

C. 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 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58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Q 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米B.390 米C.490 米D.790 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8 米B.318 米C.368 米D.418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增速先慢后快 ②向东南方向扩展

③面积不断增大 ④坡度逐渐趋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