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郑州自古就有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

(1)读右图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分析A地(左图)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述郑州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卷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汽车的加油站相比,目前充电站数量太少。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建成和拟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体现了影响充电站(桩)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原料 D. 动力

2.由图可知

① 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及五大湖周围地区

② 充电站的密度与美国交通网的密度呈正相关

③ 充电站能有效缓解美国东西客货运输压力

④ 东部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冲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南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最后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正式放水。选择14时32分开,寓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长度1432公里。其工程主要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郑州附近的穿黄工程、天津段和北京段的管涵工程,读下图回答问题。(22分)

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带来哪些影响?(12分)

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后,其在向华北地区调水的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最后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2.未来10年劳动人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命题中心模拟押题(二)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GIS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为“GIS案例分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研究内容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的有 ( )

①近50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②近20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图甲案例研究的地质灾害是 ( )

A.泥石流 B.滑坡 C.地震 D.火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命题中心模拟押题(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秋冬时节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2015年1月3日,北京遭遇今年首次雾霾为中度污染天气。读“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D.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3.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遇到雾霾天气,尽量呆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 ②居民冬季分散用煤炉取暖

③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④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热身(最后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0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的防城港市。

(1)描述图中两个I 区的位置特点(4分),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海南省高三模拟考试(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中,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A.货运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行政办公区

2.如果该城市的工业布局合理,那么该城市的风频图是甲、乙、丙、丁四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