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380 米 B. 400 米 C. 590 米 D. 620 米

2如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①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④甲地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1 C

2 B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内容较为基础。

1由图知图中最高点为M地附近海拔为600~700最低点为河谷底部,海拔为100~200故最大高差接近600米,选C。

2图中地形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等高线较稀疏,以丘陵为主,甲地所在地区四周高中间低,故选B。

五种基本地形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山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较大高原海拔500米以上,边缘等高线密集,顶部明显稀疏平原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丘陵平均海拔200~500等高线较为稀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国际标准时间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

A. 北京艳阳高照B. 吉林南部阴雨天气C. 杭州湾吹西北风D. 台湾海峡波涛汹涌

2甲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

A. 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B. 北京市物体的影子逐渐变短

C. 是南极考察黄金时期D. 上海市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3乙气压系统势力偏弱的年份

A. 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B. 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长

C. 华北地区夏季用水紧张D. 松花江流域防洪压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下图为“某地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A. 6:00~8:00B. 10: 00--12:00C. 12:00~16:00D. 22: 00--4: 00

2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有

①多利用太阳能 ②鼓励私家车出行 ③采用集中供暖 ④增加绿地面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2)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且此夹角一年中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______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4)该日,M地昼长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 福建沿海 B. 黄海沿岸

C. 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 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 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 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 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受流沙侵袭,黄沙蔽日,包兰铁路也常被风沙掩盖,造成交通中断。近年来,当地采用“麦草方格”治沙法(也称草方格沙障法),通过轧制1米×1米的麦草方格,在格子中间种植沙生植物来固定流动的沙丘,植被覆盖率由过去不足1%上升到42.4%,在铁路线两侧形成了“绿带”,基本上控制了沙害侵袭。原来人工固沙1.2亩/天,现机械铺设草方格达48亩/天。这种治沙方式已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左图为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草方格沙障景观。

(1)试说明草方格沙障的治沙原理。

(2)分析在草方格沙障中种植固沙植物的生态效益。

(3)根据图文资料说出草方格沙障法应优先治理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B. ①③④C. ②③⑤D. ③④⑤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C.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D.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湖冰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既能反映区域与全球气候变化,又能反映当地气温变化。湖冰冻结期为自初冰日到完全冻结日期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完全封冻期为完全冻结日与开始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消融期为开始消融日至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存在期为初冰日与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是研究湖冰响应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纳木错站观测资料表明,在湖冰冻结期初始阶段,湖面较大风速将已冻结的湖冰破坏并吹至岸边;在湖冰冻结期后期及湖冰完全冻结以后,湖面较大风速导致湖面大面积冻结与冰层厚度的大幅增加。下表为纳木错湖冰时间属性表。据材料和表格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注:表中初冰日、完全冻结日、开始消融日和完全消融日采用年内第多少天表达,如2月15日为年内第46天。每年变幅的值若为正,表示推迟或增加,若为负,表示提前或减少。

12011/2012年度,纳木错湖冰存在期及完全冻结日约为( )

A. 219天 2月10日 B. 146天 6月23日

C. 219天 6月23日 D. 146天 2月10日

22000-2013年期间,对区域气候变暖响应最显著的纳木错湖冰变化特征是( )

A. 湖冰初冰日和开始消融的日期推迟 B. 湖冰完全封冻期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

C. 湖冰冻结期延长,冬季冻结速率加快 D. 湖冰消融期缩短,春季消融速率加快

32002/2003与2001/2002年度比较,纳木错湖冰开始消融日和完全封冻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2002/2003年度流域所在区域( )

A. 气候变暖,湖冰完全冻结后风速较大

B. 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完全冻结日提前

C. 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冻结期后期阶段以后风速较大

D. 冬季平均气温较高,湖冰冻结初始阶段风速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问题。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下面上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下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下表为上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1)描述马格里布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比较图1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