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

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海陆间循环。 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 (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 (3)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解析】试题分析:

1)该处河流能注入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过程为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

2)日变化可从图中降水的时刻变化看出,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就是要分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大气垂直运动。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

3)首先明确洞庭湖对环境的作用,再来分析面积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劝,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次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 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

(1)羊卓雍湖泊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 ①山脉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B. ②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③山脉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 ④山脉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图示山脉中,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水量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大而升高

C. 6~8月入库水量在持续增大

D. 3~5月入库水量小于出库水量

2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小 B. 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C. 工业用水量增大 D. 为防洪腾出库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B 为莫霍界面,E 为地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 A—地幔 B. C—岩石圈 C. D—古登堡界面 D. C—地壳

2岩石圈的范围指

A. 地壳 B. 古登堡界面与莫霍界面之间的区域

C. 地壳与地幔 D. 地壳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可能是

A. 马里亚纳海沟 B. 南海海域 C. 青藏高原 D. 死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下图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当地球位于A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2)当地球公转从D转到 A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___(变大或变小),昼长_______(渐长或渐短)。

(3)当地球位于B处时,南半球正处于______(季节),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现象,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

(4)当地球位于D处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阶段是    ,A—C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C—B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    阶段。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  )。

A.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九景衢(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条快速铁路,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九景衢铁路正式通车之时,九江和衢州

A. 衢州白昼较短 B. 九江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D. 日出同为东北方向

2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特征最恰当的是

A. 地形以山地为主 B. 河流含沙量较小

C. 植被以亚热带硬叶林为主 D. 沙尘天气频发

3关于九景衢铁路开通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东南沿海与中部地区的区际联系

B. 改善沿线交通运输条件,完善交通运输网

C. 利于沿线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区建设

D. 促进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能够观测到图乙所示昼夜状况的地点是

A. B. C. D.

2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 一直向东 B.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C. 一直向西 D. 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