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读额尔齐斯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有关额尔齐斯河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西北内陆蒸发强烈,河流含盐量极高

B.流经沙漠地区下渗极其微弱,成为外流河

C.位于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D.补给水源以冰川、积雪融水为主,水量季节变化大

【答案】

1A

2D

【解析】

1该区域位于中纬西风带,西风从大西洋带来部分水汽,给该区域带来了一定的降水,A正确;该区域深居亚欧大陆中部,受重重山脉的阻挡,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无法深入该区域,BC错;北冰洋的部分水汽可南下至该区域,但不是该区域的最主要水汽来源,D错。故选A

2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为外流河,盐分可以外排,河流含盐量不高,A错;流经沙漠地区,下渗较强,B错;该区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C错;该区域降水相对较少,额尔齐斯河补给水源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大小受气温的影响大,水量季节变化大,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堆积作用

2】【2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A. 沿河成路 B. 陡峻盘旋 C. 岭横越垭 D. 险绝而栈

3】【3古代褒斜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

A. 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 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 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 D. 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月20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之后数日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10至14℃。左图是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 ②暖锋 ③气旋 ④反气旋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19日夜间~21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

3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右图所示),可有效地防

止冻害,其原理是

A. 增强大气逆辐射 B. 阻挡地面辐射

C. 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

(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

(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3)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皖电东送”工程是将淮南电力采用特高压交流输电方式,经浙北到达上海。读“皖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皖电东送”工程的电力能源来自

A.煤炭B.水能C.核能D.天然气

2该工程建设与运行对安徽的影响是

A.缓解上海市土地资源供应紧张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C.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D.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图为柴达木盆地,盐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据材料说明该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指出该省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3)说明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产生的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A.A处B.C处C.E处D.D处

2B处的传统聚落是( )

A.帐篷B.高脚屋C.窑洞D.冰屋

3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B.纬度位置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D.地形、地势不同

4亚洲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 )

A.中亚地区B.西亚地区C.北亚地区D.东亚、南亚、东南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天人体感到炎热,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人的热感越明显,风力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则会加剧人们的热感。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地。试从气候方面评价其粮食生产的条件。

(2)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试简述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自然原因。

(3)长江在图示地区的航运条件很好,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