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4中的甲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乙图为沿PQ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据图判断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4中甲为1978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乙为2001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回答29、30题。

29.1978年到2001年,我国各省工业GDP份额

①珠江三角洲上升②东南沿海地区上升③东北三省上升

④京津沪下降⑤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数量增长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30.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长强劲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科技力量强②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⑤资源能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3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14中的甲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乙图为沿PQ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据图判断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种桑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桑蚕饲育适温为20~30℃,养蚕周期一般需要40~60天。

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 战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图14中的甲自治区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图15为N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14

 

图14

 

图15

 

图16

 
 


(1)从经济角度简析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原因。(4分)

(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自治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N市成为大宗蚕丝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4分)

       (4)根据图1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应用对蚕区农村的有利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4中的甲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乙图为沿PQ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据图判断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