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4.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安徽省统计局也于5月17日公布了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阅读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的比较
总人口(万人)比上次普查年均增长(%)年龄构成(%)
0-1415-59≥60岁
2000年第五次1295331.0722.8970.156.96
2010年第六次13397248520.5716.6070.1413.26
表2.安徽省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比较
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两次相比人口变化情况
增减人数(万人)年均增减百分比
常住人口(万人)5986.05950.1-35.9-0.06
户籍人口(万人)6245.36862.0+616.7+0.95
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净流出到省外半年以上人数为911.9万人
材料二  城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年入夏以来,频繁的雷暴导致北京首都机场的航班大面积延误.5月底,在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连续的雷雨天气引发了美国近60年来单次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龙卷风.美国一位学者经过两年的研究得出了造成城市雷暴天气增多的首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据研究,1万人口城市的热岛强度达到0.11℃,10万人口是0.32℃,100万人口的城市其热岛强度可达到0.91℃.
(1)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说出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面临的人口问题.
(2)安徽每年都有大量人口流向外省,请说明其主要原因.
(3)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

分析 (1)根据表1中数据判断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面临的人口问题.
(2)安徽省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同时经济较落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3)结合材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

解答 解:(1)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同时,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较大;老年人比重增加,老龄化严重.
(2)安徽省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同时经济较落后,每年有大量劳动力迁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3)根据材料,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使绿地和水体等自然下垫面不断减少,热容量变小,升温快.城市人口、工厂、交通工具集中,释放出大量人为废热.城市交通、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环境中热辐射,使大气进一步升温.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散失.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是扩大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城市热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热量散失和释放.控制建筑物高度、高层楼房间留足间距.将城市建筑物表面颜色由深变浅,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等.
故答案为:(1)我国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绝对数多.面临的人口问题除净增人口多外,还有人口老龄化、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2)主要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安徽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收入较高,吸引了大量的安徽人口.
(3)原因:城市化使绿地和水体等自然下垫面不断减少,热容量变小,升温快.城市人口、工厂、交通工具集中,释放出大量人为废热.城市交通、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环境中热辐射,使大气进一步升温.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散失.
措施:扩大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城市热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热量散失和释放.控制建筑物高度、高层楼房间留足间距.将城市建筑物表面颜色由深变浅,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等.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面临的人口问题、产业转移和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若采用图示的经纬网格式绘制世界地图,则该世界地图中有关①②③④⑤之间比例尺大小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之间比例尺大于④⑤两地之间比例尺
B.①③两地之间比例尺缩小到$\frac{1}{2}$后,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与④⑤两地之间比例尺相同
C.①③两地之间比例尺放大1倍后,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与④⑤两地之间比例尺相同
D.②③两地之间比例尺等于④⑤两地之间比例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北欧某国人口的增长变化示意图,实线代表人口增长率,虚线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导致两条曲线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B.经济C.文化教育D.自然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 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是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 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日本巴西瑞典尼日利亚中国韩国世界
平均年龄中位数44.628.941.715.235.237.928.4
(1)材料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请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地球表面大的陨石坑较为少见,但月球表面却分布着大量的陨石坑,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状况B.天体质量C.空间距离D.植被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目前,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阶段最符合丙时期的是(  )
A.巴基斯坦B.肯尼亚C.印度尼西亚D.韩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  )
A.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增加B.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D.人口增速逐渐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该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是(  )
A.人口分布峰值点增多,总体上趋于集中
B.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增大
C.人口分布向西和向南拓展比较明显
D.人口逐渐向外迁移,人口郊区化即将来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