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850 km,无论从A地到B地还是从B地到A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后向北走。据此判断A、B两地可能同处在


  1. A.
    赤道附近
  2. B.
    南极附近
  3. C.
    北极附近
  4. D.
    中纬度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850 km,无论从A地到B地还是从B地到A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后向北走。据此判断AB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中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850 km,无论从A地到B地还是从B地到A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后向北走。据此判断AB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中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太阳、地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太阳的组成及能量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氢气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

B.由氢和氦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

C.中心是由铁镍组成的核心,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巨大的能量

D.由100多种元素组成,大爆炸形成巨大的能量

2.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

B.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

C.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

D.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

3.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

A.适当了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B.使地球有了厚层的大气

C.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

D.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公元前三世纪,埃拉托色尼发现,赛恩城(今阿斯旺附近)在夏至日正午的太阳光可以笔直照到水井的底部,但在亚历山大,夏至日正午的太阳在头顶之南, “天顶距”为 7°12′(如下图 ),再根据亚历山大和塞恩之间的距离,他巧妙地计算出了地球的半径长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注:亚历山大与赛恩的经度差异很小,可忽略)。

(1)亚历山大的地理纬度是        ,塞恩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            (日期)前后,塞恩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与亚历山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相差               

(2)当亚历山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59°22′时,下列说法有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3)当亚历山大昼长达一年中最小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昼长为          小时,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呈                        时针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