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过去,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

B.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C.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D.引湖水灌溉,耗水量大

2.抑制湖区西部沙漠不断扩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

①布哈河流域内封山育林,营造防沙固沙林 ②开垦荒地,充分利用布哈河水发展灌溉农业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 ④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湖泊①②③④四处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海淀一模地理 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非洲自然景观壮丽,其中①地是内陆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它由发源于高原的河流在流入内陆盆地后形成,三角洲的面积在一年中季节差异大;②地气候干旱,这里分布着纳米布沙漠,拥有众多高大的弧形沙垄。读图,回答下题。

在①和②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资料中描述的区域特征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以往的印加学者认为,印加人是不喜欢低地潮湿气候的高原民族),该地区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下图为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

(1)比较a、b两水文站水文特征的差异。

(2)说明古印加文明发源于a河流域的原因。

(3)简要分析古印加人大量开垦梯田的原因。

(4)试推测该地区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应具有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是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光照强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如右下图),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曙暮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

B.曙暮光的持续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增加

C.通常,在天文曙暮光时段有足够的光亮,许多活动可以继续在户外进行

D.若天气晴好,在日落之后,民用曙暮光、航海踞暮光、天文曙暮光会依次减弱

2.夏至日,在极区与北纬48°34 '之问,曙光与暮光相连,称为“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如上图)。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此时A点为12点

B.抚远暮光即将结束

C.阿勒泰地区将迎来曙光

D.漠河(53°N)一年中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约半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成为中国民众的大众行为。在山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各地美食是游客的必需项目

材料一:下图为南岭地形图

材料二 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

(1)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2)若你赴南岭旅游,在品尝该地美味的同时需注意的行为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近年徐州市新建的某滑雪场及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按旅游资源分类,徐州滑雪场属于________,其观赏方法有______________。

(2) 试评价该滑雪场的旅游开发条件。

(3) 为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景区可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2011~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 )

A.第三产业产值增加

B.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D.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2. 2011~2015年我国( )

A.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网络系统日趋完善

C. 环境质量在日益改善

D.区域差异持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为适应发展需要,该区域正在增修铁路新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建铁路线路选择,最主要为了( )

A.保护铁路沿线植被 B.减轻洪水对铁路破坏

C.提高区域客运运能 D.降低铁路修建工程量

2.乙、丙两站间铁路沿线河谷地带自然植被稀疏,主要是因为( )

A.光照不足 B.水源短缺 C.土壤贫脊 D.下沉气流

3.有乘客某日在丙站站前广场发现自己阳光下身影朝北且与身高大致等长,则此日可能是( )

A.5月1日 B.6月22日 C.10月1日 D.12月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南省正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海南提供了又一次发展机遇。

(1)指出海南省农业发展具有全国大部分地方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并分析原因。

(2)据图说明利用海南省的海洋资源优势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海南省管辖的海域面积广,岛礁众多,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以后,南海航运更为繁忙,我国努力把海南建成海上丝绸之路的服务基地。

(3)根据图文材料,说明扩建海口、三亚等港口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