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的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 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答案】(1)C(2)B(3)D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结合首尾段及中间段落的重点句子概括得出。

(2)本题考查对文章要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注意找到选项对应区间,然后分析归纳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这一论断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四部史书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 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入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B《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52万余字。

C《资治通鉴》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北宋名臣司马光负责编撰,历时19年,成书共294卷。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王朝,一个英雄,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瞬间即逝的漩涡, ,依然唱着秦宫小曲,在西凤酒香中吼几声秦腔,依然把对生活的追求融在民间艺术中。

曾经叱咤风云的秦穆公,如今一抔黄土掩住了风流与豪气

而万里山河又毁于二世之手

唯有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得到永恒

今天我们依然在这华夏故土挥汗如雨,依然同命运抗争

成为被人遗忘于城郊的土丘

他没有想到秦王嬴政会统一六国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⑥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命题:

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一条直线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若四点不共面,则必有三点不共线.

其中正确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A.由青岛交响乐团演奏的《英雄》序曲音调抑扬宛转、高亢激昂,听者击节叹赏,一曲终了,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向乐团致敬。

B.现在一些演员为了博得关注各尽所能,不择手段,他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炒热度,还有的在网络上借助水军为自己造声势。

C.新闻炒作经常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连篇累牍地讲述一些鸡毛蒜皮无关宏旨的细节,这些做法已经背离了新闻业的基本原则。

D.上世纪四十年代这位犹太艺术家长居上海,他的画作以卡通的形式大致再现当时这座城市繁华生活的吉光片羽,让人可以领略当时东方巴黎的风貌。

E.拳手弗莱切在比赛中善于临场改变战术,一旦距离被他控制,纵然你拥有万夫莫敌之勇,穿云裂石之力,也很可能被打倒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史记》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越南等地,也有深远影响,甚至成为他们议论朝政参考的对象。

B荆轲刺秦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失败,但也凸显了不怕牺牲的精神,但也有人认为荆轲刺秦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C司马迁在史学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让人难以企及的。通过他对一个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使中国历史的魂魄得以凸显。

D尽管燕太子丹一手策划了刺秦计划,但他的急功近利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又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左手把秦王之袖 人之力而敝之

B.嘉先言语于秦王曰 且君尝晋君赐矣

C.丹不忍己之私 其无礼于晋

D.今急求子 秦王必喜善见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什么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

如果想了解科举为什么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的,于是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的原型。

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却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于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天下有道的重任。墨子处身于战国初期,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代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亲士。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从公元前5、4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网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的手中。但当时的都是所谓游士,不受界的限制,他们人数十分庞大,又经常流动于各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或一个政治集团的实力,的高下与多寡竟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

(节选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关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很早已在中国萌芽,阶层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B.的综合素质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中最高的,他们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C.的原型主要是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

D.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等战国四公子及吕不韦等都拥有众多的,这是他们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表现。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曾经是古代贵族中身份最低的一级,后来逐渐被各国国君所看重,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B.春秋时期起,的数量开始激增,从而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转变为文士

C.儒家学派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他们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社稷的珍宝,认为君主应该善待他们。

D.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礼贤机构,受此影响,各地君主纷纷有礼贤之举,如魏文侯礼遇子夏等。

【3】根据相关内容,说说之于一国的作用。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