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2月16日国际温室气体减量协议《京都议定书》生效满4周年。《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材料二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
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
(1)2005年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偏低),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其采暖耗能减少了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是(2分)(  )

A.澳大利亚B.俄罗斯C.美国D.法国
(4)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3分)


(1)偏高 8.5%左右 15.8%左右(3分)
(2)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增多(1分);
②滥伐滥垦导致森林等植被减少(1分)
(3)C(2分)
(4)①发展能源利用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1分)
②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分)
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1分)

解析(1)根据图示:2005年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偏高,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为黑龙江省和青海省,其采暖耗能减少了8.5%左右和15.8%左右。
(2)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增多;滥伐滥垦导致森林等植被减少。
(3)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所以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①发展能源利用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②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下水的数量受储存条件和补给条件的限制,是随时间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资源;地下水水质一般优于地表水。近20年来,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些地下水开采区补给条件发生了变化,使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锐减;一些地区污水渗透加大及含盐浓度变化,使地下水质出现明显恶化;更有甚者,一些地区不顾地下水的承栽能力.盲目地集中开采,导致当地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成)水入侵以及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2: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台湾资料暂缺)。

(1)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和分布的地质构造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                                             

(3)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降水稀少

  B.多山问盆地

  C.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

  D.地下多暗河、溶洞

  E.地下水开采量大

(4)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1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 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 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 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 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与近年相比,2010年自然灾害是1998年之后最为严重的一年。与1999年以来相比,2010年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8年来的最大值,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仅小于2010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2003年和2010年。”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1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 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 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 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 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与近年相比,2010年自然灾害是1998年之后最为严重的一年。与1999年以来相比,2010年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8年来的最大值,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仅小于2010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2003年和2010年。”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1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 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 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 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 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与近年相比,2010年自然灾害是1998年之后最为严重的一年。与1999年以来相比,2010年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8年来的最大值,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仅小于2010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2003年和2010年。”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