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综合题

材料: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神舟”一号航天试验飞船在中国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的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和三号飞船分别于2001年1月10日1时和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在酒泉发射成功,2002年12月30日0点40分,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四号飞船。“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发射“神舟”号飞船在时间选择上的特点是________。

(2)“神舟”号飞船着陆场地选择在我国________省(区)中部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已建成三个现代化航天发射基地,除酒泉外另两个基地的名称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宇宙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下列属于宇宙资源的是

[  ]

A.空间资源

B.天体引力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E.水资源

F.太阳能资源

(5)太空垃圾对航天器影响很大,下列属于太空垃圾的是

[  ]

A.废弃在太空的航天器
B.卫星爆炸产生的碎片
C.流星体
D.宇航员扔出的垃圾
答案:
解析:

  (1)多选择在冬季或初春季节的夜间。

  (2)内蒙古,人烟稀少,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大气能见度好便于着陆。

  (3)西昌,太原。

  (4)ACF

  (5)A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拟试卷——地理 题型:013

材料: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酒泉(39N,99E)发射中心的发射塔上,被灯光映照得通体银白的新型长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一号航天试验飞船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2001年1月10日1时,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二号再次从这里出发,巡天6天18小时后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顺利返航。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神州四号”飞船发射升空,完成预定任务后,于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在内蒙古中部草原准确着陆。2003年10月15日9∶00“神舟五号”从位于酒泉210千米处的发射基地发射成功,且于第二天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载人太空航行”的梦想。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发射“神舟”三号飞船时,酒泉的区时为

[  ]

A.3月25日22时15分   B.3月25日20时51分

C.3月25日21时15分   D.3月25日21时51分

2.当“神州”四号飞船着陆时

[  ]

A.地球上大约四分之三地方为200315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极地区是极夜现象

C.一艘从仰光航行至科伦坡的海轮上,人们见到国旗向西南飘扬,旗杆的影子朝向东北

D.飞船着陆地位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大草原区,人口较多,利于返回舱着陆及发动人们寻找回收。

3.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选择在白天发射、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着陆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天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易于捕捉到目标。内蒙古草原着陆地晴朗少云。

B.白天温度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也易于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充分保障宇航员的人身安全。

C.飞船着陆地是蒙古族聚集区,又靠近京津唐科技发达地区,在此降落,既有利于民族团结,又便于科技人员及时分析飞船返回的信息

D.白天发射能够使宇航员精神饱满完成任务,着陆地人口稠密,利于观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以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它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新课程同步学案专家伴读 地理必修3(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

  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的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订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以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它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