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长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营养液等条件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生产系统。例如,近年来,日本S企业将电子产业闲置的厂房改为植物工厂,种植无菌蔬菜和水果(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S企业将本土闲置厂房改为植物工厂可以

A.增加耕地面积 B.节省占地费用

C.发展计算机产业 D.避免环境污染

2.S企业选择在西亚的阿联酋建设草莓植物工厂,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当地电子技术水平高 B.当地资金雄厚

C.当地气候适宜 D.草莓不便长途运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图8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10 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在②处钻3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 )

A.25m B.45m C.55m D.6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mm)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同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甲地一年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

2.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气温低,洋流因素 B.气温低,地形因素

C.气温高,海陆因素 D.气温高,天气因素

3.关于图示及附近区域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可能引发海啸造成伤亡 B.常年干旱威胁当地民众生存

C.夏秋季节多台风且带来洪涝 D.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重庆高三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某学者研究显示,2001-2012年我国内蒙古地区纬度相近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处典型性草地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分别为487 g C/m2 301 g CIm2和76 g C/m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东部草地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草地面积广 B.温室气体少

C.年平均气温高 D.光合作用强

2.造成三地NPP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日较差不同 B.年降水量不同

C.日照时间长短不同 D.降水季节分配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河北高考文科综合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极为短缺的国家。近年来,为了摆脱能源依赖进口的局面,积极开发本土能源资源。该国北部的M地区(下图所示)背山面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令电力工程设计师们萌生了能源开发的新构想。智利某能源公司计划在M地区东部的高山上修建两座“水电站”,利用先期开发的太阳能把海水抽到高山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电能。该计划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00兆瓦,足以满足M地区及其地区数百万居民的用电需求。

(1)分析智利M地区河流水能难以开发利用的不利自然条件。

(2)推测智利及M地区化石能源缺乏的地质条件。

(3)阐述在M地区太阳能未能得到大力推广的自然原因。

(4)对该国在M地区调海水建“水电站”的计划,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表述见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四大技术之一。下图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和年新增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机器人需求量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成本提高 B.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展

C.资源枯竭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 D.地租成本升高和生产规模日益减小

2.关于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4年以来保有量呈波动下降趋势 B.2010年后是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C.新增量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 D.新增量最少的年份是2002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2016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将在河南郑州举办,主题定为“旅游•城市互联互通的纽带”,活动期间将安排嘉宾实地考察九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和太极胜地焦作,观看享誉海内外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等。

结合材料,分析郑州举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对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毕业班“卷中卷”大联考二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酸雨发生率是指某地区某段时间内出现酸雨的降水过程次数占该时段降水过程总次数的百分比,图10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酸雨发生率季节变化图。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酸雨发生率变化特点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弱。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

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

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3.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千米的防护措施(如图),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

A.防沙尘暴 B.防泥石流 C.防动物穿行 D.防大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