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1.D

2.B

3.D

4.C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3.

4.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迁徙路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

江淮地区梅雨是由下列何种天气系统造成 (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2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从地理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GSM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4分)

(2)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8分)

(3)沙特阿拉伯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近却有大片的枣椰林分布。试推测其成因。(6分)

(4)海水淡化能源耗费大,成本较高。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产量最大的国家。简析沙特阿拉伯重视海水淡化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三1月8日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