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  东北黑土地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发,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三分之二以上,按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黑土耕作层再过几十年有流失殆尽、成为不毛之地的危险。
材料2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小题1】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1分)   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1分)
【小题2】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        为耕作农业区,        为林业和特产区。(2分)
【小题3】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                      、                     (2分)
社会经济条件:                                    (2分)


【小题1】温带季风气候(1分)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分)   
【小题2】①   ②    (2分)
【小题3】自然条件:平原广阔、 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 (答对两点得2分)
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答对两点得2分)

解析【小题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结合地形、气候和河流等因素分析: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小题2】耕作业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①;林业主要分布于三大山区②;西部的内蒙古高原为主要的畜牧业区。
【小题3】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布局和影响因素,属于基础性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盐城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 题型:069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东北黑土地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发,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三分之二以上,按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黑土耕作层再过几十年有流失殆尽、成为不毛之地的危险。

  材料2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________为耕作农业区,________为林业和特产区,________为畜牧业区(填图中的序号)。

(2)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从自然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

(3)针对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现象,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理) 题型:069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东北黑土地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发,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三分之二以上,按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黑土耕作层再过几十年有流失殆尽、成为不毛之地的危险。

  材料2: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________为耕作农业区,________为林业和特产区,________为畜牧业区(填图中的序号)。

(2)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从自然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

(3)针对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现象,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1)结合材料1及所学知识,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2)分别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数量和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数量:

发展中国家总人口数量________亿,发达国家农村人口数量________亿。(保留一位小数)

(3)结合材料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2011年3月5日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显示,中国希望到2015年城镇化率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2中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

C.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接近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平均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大丰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材料阅读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   东北黑土地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发,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三分之二以上,按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黑土耕作层再过几十年有流失殆尽、成为不毛之地的危险。

材料2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1分)    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1分)

2.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         为耕作农业区,         为林业和特产区。(2分)

3.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                       、                      (2分)

社会经济条件: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