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据此完成10~11题。

10.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①全年热量丰富 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水源充足 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比较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                                 (  )

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③B地区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④B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下图示意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图5一27

材料二    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    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图5一28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试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a和b两地同一日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X、Y分别为两地最大太阳高度,且Y的取值范围为0°~46°,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若X=70°,则Y必定为

A.0°       B.20°      C.40°      D.0°或40°

2.若X=60°,则a地可能位于

A.马来群岛   B.长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3.若X=67°,且b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则此时

A.长江入海区正值咸潮多发季      

B.武汉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D.北京香山红叶正值最佳观赏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陕西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3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图中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