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1: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材料2: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

材料3: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l0千米的大气现象,灰霾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常见天气。图乙为“广州市l954年一2004年灰霾天数分布图”。

材料4:

 

 

 

 

 

 


(1)下列河流河口有咸潮现象发生的是  (  )(2分)

A.亚马孙河     B.恒河  C.密西西比河    D.莱茵河

(2)图丙为1980年~2000年图甲中①、②、③三地各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试分析②地赤潮发生次数比①③多的原因。(2分)

(3)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易出现灰霾天气的自然原因有  (  )(2分)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

B.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阻于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处的秦岭山脉阻挡,风力较弱

C.珠江三角洲上空易出现逆温层

D.工业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多

(4)简述珠江三角洲防治灰霾和咸潮的有效措施。(4分)

 

(1)BC (2分) (2)②地沿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于①、③沿海,所以赤潮发生的次数多 (2分)(3)ACD (2分) (4)防治咸潮措施:①加强监测,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加强对咸潮的研究、监测与预报;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③加强河道采砂管理;④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以减轻咸潮的危害;⑤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2分)  灰霾天气应对措施:①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消费总量;减少悬浮颗粒物等气溶胶物质的排放;②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灰霾天气的预测、预警、预报);③合理城市规划,使空气流畅(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6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木是家具用材的一种。木材边材狭窄,多灰白色,心材淡黄红色至赤色,曝露于空气中时久变为紫红色。木材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为贵重家具及工艺美术品等用材。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根据红木的分类资料判断,红木原材的产地一般在________(温度带)。红木作为高档家具用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近年来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等。

(3)分析凭祥红木家具企业集聚、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抖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说明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的大致特点。(1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2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2分)
(4)上世纪末,我国渔业资源的产量下降,请提出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陕西省师大附中、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五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国局部区域简图(图A)及甲城市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图B)

材料二  1970~1990年甲城市人口变动情况图(图c)

(1)图B是某时甲城市近地面气压分布图,请画出完整的等压线图,并分析此时甲城市的天气状况。(4分)
(2)据图中信息描述甲城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并分析其成因。(8分)
(3)据专家推算,全球石油资源还可用40~50年,有人提出现阶段应大量使用玉米制作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抖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说明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的大致特点。(1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2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2分)

(4)上世纪末,我国渔业资源的产量下降,请提出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专项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1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表示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材料二:
(1)图1表示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图2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图1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科二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两岸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6)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