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综合题

读我国轮廓图(如图),根据图中标注的位置范围判断,甲、乙、丙三区域及各城市环境问题。

(1)国务院曾发布通知,在甲地禁止挖发菜、甘草、黄麻草。促使国务院做出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______,使这一地区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丙地区地形为盆地,能源结构以________为主,这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

(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_______;图中AE各城市的环境污染以________为最重。

答案:
解析:

  (1)为了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和沙尘暴

  (2)不合理耕作、砍伐林木,水土流失

  (3)煤炭,酸雨

  (4)水资源短缺,大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我国大陆轮廓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18各城市所在地区的年降水量远________(大、小)于以甲为代表的地区的年降水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18各城市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

(3)图中乙处的地形区为________,典型的土壤为________,当地茶园广布,体现了农业生产所遵循的________原则。图中乙和丙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其中丙地区酸雨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图中AE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图),回答:

(1)关于甲、乙两省(区)的共同地理特征是

[  ]

A.都属我国西部地区

B.秦岭山脉主干,经过两省(区)南部

C.①②两河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相同

D.②③两河的水文特征相同

(2)甲、乙两省(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除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外,还有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乙省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基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________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新疆轮廓图,回答:

(1)在图中画出三列山脉,并注上名称,表示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

(2)目前我国石油工业战略西移,已在新疆的________盆地、________盆地、________盆地全面开展石油勘探开发工作,新开发的主要油田有________把该油田填在适当的位置。

(3)新疆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填注南疆铁路起、止城市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读“我国某区域轮廓图”和材料一,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26日凌晨4时20分、5时25分,在A城所在省份连续发生4.9级、4.0级地震。截止7时50分,共造成9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7人,目前伤员正在接受治疗。据初步统计10万余人受灾,现已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万余人。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三亿元人民币。

   (1)“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2)和B城所在省份5月12日曾发生过的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震级很小,但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成都和重庆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率先对中国重大政策先行试点。

   (4)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

   (5)在抗战时期,重庆和西南地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哪些贡献?

   (6)列举改革开放以前,西南地区在交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

   (7)中国1978年后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最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哪两个省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2008年9月26日下午3时,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在兰州沙井驿正式开工建设。兰渝铁路经过地区的各项资源十分丰富。甘肃境内中药材资源居全国之首,陇南有全国第一大铅锌矿。川渝境内广元的花岗石等建筑材料和天然气等储量较大。兰渝铁路沿线还有红军长征经过的腊子口等革命胜迹,广安的邓小平故居以及九寨沟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铁路建成后,必将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区域内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8)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对铁路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意义。

   (9)兰渝铁路成为沿线各地的经济线、扶贫线、希望线怎样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