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面两幅图模拟的是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4分)

(2)甲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4)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6分)

解析:第(1)题,由题中自然带分布图可知,A为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为西北的温带草原带。第(2)题,由于水分差异,由C到D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第(4)题,植被类型整体向北推移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且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台湾岛面积可能会变小,台湾海峡可能会变宽。

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2)干湿度地带性 水分

(3)位置: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范围:寒温带针叶林几乎从我国区域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积将明显缩小;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

(4)全球气候变暖。台湾岛面积变小,台湾海峡将变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根据下面四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图中,表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另两幅图表示的是________湖,两个湖矿化度较高的是________湖,自净能力较差的是________湖。

(2)甲→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面积减小后,当地可能因此出现的后果有

[  ]

A.冬季寒潮的频次强度增加

B.当地人迅速脱贫致富

C.水旱灾害加剧

D.对长江上游调节作用减弱

(3)从丙到丁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自然方面____________,人为方面____________。丙图中的岛屿叫________,是我国一著名旅游景观。

(4)丁图中岛屿已经与岸连接成为半岛,鸟类数量也开始减少,政府已采取措施阻止游人登岛赏鸟,说明湿地还有哪项作用:__________。

A.维护生物多样性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两幅图,上图是某地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图,下图是从上图中截取的该日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据此回答各题。

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70°N    B.75°N

C.70°S    D.75°S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A.15°N    B.20°N

C.15°S    D.20°S

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       B.0°

C.60°E        D.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面两幅图模拟的是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4分)

(2)甲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4)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我国“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业流程示意图”和“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酒精厂选址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酒精厂实施清洁生产后的经济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效益是                                               

(3)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关系图中的字母表示的内容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                      

(4)留民营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有:                          

(5)简述该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