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

A.蓝藻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2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CO2的含量一直下降B.O2的含量一直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答案】

1A

2B

【解析】

1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出现的种类、时间是不同的。读图可以看出,横坐标表示距今时间,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蓝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A、由图知,二氧化碳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故A错误;

B、读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后氧气的含量上升,故B正确;

C、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稳定,故C错误;

D、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没有相关性,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甲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乙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材料二中国的城市化正进入“半城市化时期”,起码要用20年时间才能解决。这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发布会和研讨会上提出的。“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1)分析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随着城市人口和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请你为该治理城市热岛效应献计献策。

(3)你认为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近年来该城市大力发展雨水收集工作,简述该措施的意义。

(5)请简述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几个城市近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差

②近郊现代农业的兴起

③近郊大型工业的飞速发展

④域市交通的迅速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以下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城市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

②甲市近郊区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两个城市

③缓解了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压力

④近郊区和远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使该变化产生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皇家园林,修建子公元1703年至1792年,是清代三朝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场所。皇家园林由四部分组成,湖区以山环水、以水绕岛;湖南岸为宫殿区;湖区北面山脚下的平原区,草原茫茫,林木茂盛;西北部山峦区约占全园五分之四的面积,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下图示意该皇家园林及周边地区。

(1)说明皇家园林及周围庙宇的旅游价值。

(2)分析该皇家园林区夏季气温较低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明长城中段西北的农牧交错带,年降水士25O-440mm,是世界各大沙漠中降水最多的区域。1959年后,该区域的人们大力兴建访风林改造沙漠,2018年底,沙地消灭变成森林。研究宪发现,植被根系会增加地表水下渗。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位置。

指出毛乌素沙地变成森林后地表径流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平衡是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峡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在

A. 6~9月 B. 4~7月

C. 2~5月 D. 10~12月

2每年都要将三峡水库的库容腾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

A. 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 B. 增大库区水面保障生物繁殖

C. 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 D. 增大水库调蓄洪水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弱对我国天气和台风都会产生显著影响。下图为2018年7月下旬-8 月上旬与常年同期副热带高压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天气受副高控制而形成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B. 北方夏季的暴雨

C. 江淮地区的伏旱 D. 台风“玛莉亚”

2受今年7月下旬-8月上旬副高影响,各地出现的异常天气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较常年同期偏少 ②7月辽宁出现历史同期罕见高温

③陕、甘、宁、内蒙古降水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少 ④出现多个路径异常,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A. 向斜B. 背斜

C. 地垒D. 山岭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型的工程项目需避开甲地

B. 丙地是理想的储油储水构造

C. 在甲地很容易能找到地下水

D. 乙地为山岭是因为岩性坚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