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小题2】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
【小题3】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小题4】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小题5】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B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根据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
【小题2】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根据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2.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湖南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根据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2.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2.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区联考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

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B.发展杉木—果树—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生产

C.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D.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