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 乳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游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 B. 市场 C. 交通 D. 劳动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重庆市南川区三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1.常州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A. 分布在市区的边缘,形成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B. 都分布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C. 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及其附近

D. 散布于居民区和商业区之中

2.形成常州市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①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②城市中心区土地日益紧张,工业污染日渐突出

③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保护城市环境

④城市功能分区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常州市工业的分布除具有上述分布特点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尽量把工业布局在铁路线、公路线和运输线河道附近,其原因是( )

A. 便于工人上下班

B. 便于购货人员就近定货

C. 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缩短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

D. 就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的体力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重庆市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中亚地区等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甲区域气候成因相关度最大的是(   )

A. 深处内陆,空气湿度小 B. 地形阻挡,水汽来源少

C. 地形平坦,抬升作用弱 D. 植被稀少,调节作用弱

2.锡尔河是中亚最长的河流,关于锡尔河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季河流沉积作用明显 B. 夏季河流侵蚀作用明显

C. 有众多改道后残留河道 D. 河床呈U型,冲刷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B. 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

C. 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D. 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

2.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①面积广阔,地低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大洋环流所处的海域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

2.关于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B. B洋流的形成与西风带有关,为寒流

C. 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处最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D. D洋流的流向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地理事项的描述,最符合该岛国客观实际的是(  )

A. 7月降水丰富

B. 沿海水深坡陡

C. 沿海气温高于岛屿内部

D. 岛屿中部地势低平,有公路穿过

2.四地中最适宜建造港口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图中岛屿位于(  )

A. 暖流东侧

B. 板块消亡边界

C. 常绿硬叶林带

D. 大西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表格与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材料: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外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兴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而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1)从表格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2)城市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叙述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倒退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5)英国大伦敦的人口在连续30多年下降后,于1985年起开始微弱增长。你认为这种现象应该称为(______)

A.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再城市化 D.逆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学生小李从①到②沿某河段进行地理考察,并记录如下:①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大、棱角分明,②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小且圆滑光溜; 在③处捡到一些层次分明内有化石的石头,④处山崖上有不少石英岩;低山坡上常绿阔叶林茂密;农民正在田里播种小麦。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分析,可得

A. 考察路线从河流下游到上游

B. 地质史上曾经内力活动活跃

C. 河水在③侧比④侧流速大

D. 石英岩两侧应该石灰岩广布

2.考察季节最有可能是

A. 初春 B. 盛夏 C. 深秋 D. 严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1905年

B. 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

C. 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D. 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