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省1、7月均温(℃ )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 7 月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城市分布 D.纬度位置

2.1、7月温差最大的城市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第七次4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2015年7、8月,安徽巢湖西半湖出现近五年来最严重的大片蓝藻集聚现象,对湖区城市供水安全形成威胁。蓝藻发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有明显的季节性,受温度、阳光、营养物质的影响。

分析此季节巢湖西半湖发生蓝藻集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5月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顿河有“静静的顿河”之称,为了使顿河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1949-1952年建成伏尔加一顿河通航运河和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到1975年又在顿河盆地增建了116座水库,每座容量都超过100万元平方米。下图示意顿河流域。

(1)指出顿河被称为“静静的顿河”的原因。

(2)说明齐姆良斯克水库建设对顿河流域航运的影响。

(3)分析顿河流域开发对亚速海环境的影响。

(4)简述伏尔加一顿河运河的开通对伏尔加流域开发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三第九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丽的珊瑚岛礁三沙市永兴岛植被茂密、景色宜人。但长久以来,因为对淡水需求量大, 岛上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一直存在。至2015年底,永兴岛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完成下列各题。

1.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A.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B.地下水开采成本太高

C.地下水已经变咸,不适合饮用

D.防止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停止开采地下水后,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来源途径有

①从海南岛运淡水 ②海水淡化 ③直接利用海水 ④废水资源化和收集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十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 18 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

分析18世纪前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以及18世纪初圣彼得堡建城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三考前高考模拟十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 1951—2010 年每 10 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 完成 下列各题。

1.通过资料分析,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太湖流域 D.四川盆地

2.据图示资料显示,该地区2010年人口数量为( )

A.180万 B.280万 C.380万 D.480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伴随着“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步入高铁时代。以中心城市为节点的生产力要素快速流动的网络已初步建立。读表1,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普通铁路网络下的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达性前四强的中心城市均位于京广线上

B.可达性最差后四位的中心城市多位于边疆地区

C.可达性在20小时至30小时的中心城市最多

D.可达性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

2.在我国高铁网络布局下,关于中心城市的可达性改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郑州、上海、武汉的可达性改善程度较高位于前列

B.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快速交通需求较大

C.可达性改善程度总体呈现由东向西逐渐增强的格局

D.对可达性的影响城市空间区位要大于高铁网络布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师大一附高三5月适应考试文综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游客“畅游河南豪华游”第二天的行程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行程深受游客欢迎,试说明行程中旅游资源的价值。

(2)洛阳牡丹的花期为每年的4月5日-5月5日,这会给当地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深秋时节,夕阳之下。金色的胡杨林把塔里木河两岸妆点得如诗如画。漫步在金色的胡杨林中,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1)当地胡杨林景观十分美丽,游客却十分稀少,试分析原因。

(2)简述当地开发旅游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