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1. A.
    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2.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 D.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B
解析:
我国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下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2.图中山脉

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河北省、山西省

C.落叶林带、草原带                   D.外流区、内流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聊城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a、b、c、d四地,结合图示信息,判断16—18题。

1.学生们发现a城与b城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

A.棉纺织工业  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  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

2.c山脉是我国                             (    )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③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④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学生们观察到d地区附近                  (    )

A.牛马成群           B.牦牛漫步       C.灌渠纵横       D.春麦收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下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1. A.
  2. B.
  3. C.
  4. D.
    10°

2.图中山脉


  1. A.
    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2. B.
    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3. C.
    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4. D.
    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1. A.
    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2. B.
    河北省、山西省
  3. C.
    落叶林带、草原带
  4. D.
    外流区、内流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出现的以典型景观为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以400mm 等降水量为界,范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总面积约25 万km2。近百年来,人口密度增加、土地不合理开发与风、水侵蚀作用交织在一起,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
                                                                                  图1
材料二:内蒙古太仆寺旗农牧交错带1975-2004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情况
                                                                                                       图2
材料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图3
1、北方农牧交错带两侧呈现出不同的农业景观,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体现出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仆寺旗农牧交错带最主要的两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4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46~48题。

46.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47.图中山脉

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48.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河北省、山西省

C.落叶林带、草原带                   D.外流区、内流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