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渍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形成34处堰塞湖危险地带。其中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位于润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库容达1亿立方米;堰塞湖坝顶部面积约2.7万平方米,由石头和山坡风化土组成。

材料二:图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分布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1)简要分析图所示区域内,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2)图示区域内自然保护区众多,位于5·12汶川地震灾区的世界遗产有哪些?

(3)简析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图中成都附近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1)大致沿东北—西南条理延伸;自西向东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等高线分布较密集。

(2)危害: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淹没沿岸农田(耕地)、村落;进一步诱发地震,使湖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强;堰塞湖堤坝不牢固,易决堤引发洪涝灾害。

措施:利用工程措施,在堰塞堤坝上开挖泄流(洪)槽;实话防御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转移群众;加强气象预报和湖区水文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3)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谷相间,起伏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峡谷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垂直地带明显。位于我国地震带,地壳活动较频繁

(4)①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③水源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④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⑤人口。城镇多,劳动力丰富;⑥市场广阔;⑦交通便利(任答5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图(图11)

材料二:图12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兴起,试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4分)
(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问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3)根据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图(图11)

材料二:图12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

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

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

回避的“阵痛”。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兴起,试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4分)

 

(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问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3)根据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