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咸海的位置及其变迁(如下图)

材料 2 近年来,咸海一带的气候越来越恶劣,夏季更热,冬季更冷,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1)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2)请分析材料 2 中所述的盐粒来源。

(3)乙国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试分析该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答案】(1)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气候变暧,蒸发量加大;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大风频繁;阿姆河、锡尔河沿河农业引水灌溉,生产生活用水量加大使入湖淡水锐减。

(2)湖中的盐分在岸上积累;土壤中的盐分。

(3)不利条件:气候干旱,降水不足。

有利条件: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强温差大;河流沿岸,可引水灌溉,水源充足;位于图兰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沙性透气性好,利于棉花根系生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基础性题目,较容易。

1)咸海为内陆湖、咸水湖。内陆湖泊缩小的问题包括自然和人为两面的原因。自然原因主要表现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大量用水。

咸海的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开展的大规模开荒造田运动使大量的河水被用于灌溉农田。由于缺乏科学的灌溉系统,水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阿姆河和锡尔河已基本不能再为咸海输水,咸海面积因此迅速缩减(人为原因)。

咸海深处内陆环境,海洋气流很难达到这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特别是春季转暖以及夏季的时候);近年全球气候变暧,蒸发量加大,这更加剧了其面积的缩减。(自然原因)。

此外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也是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2)首先咸海为内陆咸水湖,面积缩小,水位下降,导致湖底的盐壳层盐粒外露,在风的吹拂下,就向周围地区扩散;其次因当地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土壤中和地表积累的盐分也成为盐粒的来源。

3)乌兹别克斯坦因棉花年产量占前苏联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誉为“白金之国”。分析棉花生产的自然条件首先应注意包括有利和不利因素;其次应注意自然区位的内容,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其中气候又包括光照、热量和降水三个要素;第三本题分析时应结合棉花的生长习性。

乙国(乌兹别克斯)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利于棉花生长。棉花喜温好光,适宜生长在沙性土壤中;乙国(乌兹别克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强温差大;河流沿岸,可引水灌溉,水源充足;位于图兰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沙性透气性好,利于棉花根系生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表示意2000~2010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他各类用地的比重(%),“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常见有果园、茶园和园林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表可推测2000~2010年环境质量显著变好的城市是

A.宝鸡B.西安C.咸阳D.渭南

22000~2010年,四个城市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治理环境污染B.产业结构调整

C.城市规划建设D.交通布局变化

32000~2010年,西安市耕地用途转变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是

A.土地价值降低B.居住条件变差

C.水资源利用率降低D.热岛效应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下图为洞庭湖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上游退耕还林B.人口激增围湖造田

C.湖泊沼泽化加快D.长江干流水量较少

2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B.旱涝灾害频次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气候由暖湿变为冷干

3下列属于对湿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是(  )

A.退耕还湖B.排干沼泽,开垦耕地

C.捕杀珍禽异兽D.砍伐红树林,兴建旅游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双河洞位于我国贵州省,双河洞结构复杂,水洞、旱洞并存,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过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应灵敏。某科考队多次进入双河洞内取样,收集洞穴水并检测酸碱度。下图示意两个取样点收集到的洞穴水酸碱度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推断双河洞的形成过程是

A. 地壳下沉一海洋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

B. 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C. 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

D. 地壳抬升一海洋沉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

2据图推测科考队考查期间洞内最为干燥的时间是

A. 4月1日B. 5月1日

C. 8月1日D. 9月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______工程和______工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个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4)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

A.风沙危害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资源短缺 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5)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有:①______;②_____。对西部地区的意义有:③_____;④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地势平坦B. 气候优越C. 水源充足D. 距城区近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 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因迪吉尔卡河上游,气温年较差达 101.8℃,是世界最冷的永久定居点,北半球的寒极就在这里。当地居民生活幸福,以长寿著称于世。居民的食物以鱼、马肉和奶制品为主,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这里的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房子特别厚实,门窗有四五层。这里有“三大怪”:屋子木桩上面盖(木桩深埋地下,木屋与地面最少有 0.9 米的间隔);水管不埋露在外;汽车启动直线开。

(1)分析北半球的寒极在奥伊米亚康而非北极点的原因。

(2)从地理角度分析奥伊米亚康居民普遍长寿的原因。

(3)推测奥伊米亚康“三大怪”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 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 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 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 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要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