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位年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可能位于( )

A. 华北平原 B. 江南丘陵

C. 云贵高原 D. 青藏地区

2.图中M处( )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少,地下水埋藏深

B. 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地下水埋藏浅

C. 受台风影响,降水多,地下水位高

D.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地下水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热力环流原理可解释山谷风的形成。下边山谷风示意图中,山坡(顶)空气密度、水汽含量一般都小于谷地,山坡(顶)空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本身的逆辐射能力都小于谷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区域间风力不同 B.地面气压不同

C.地面冷热不均 D.海拔高低不同

2.关于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山坡(顶)相对于谷地为高压

B.白天近地面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

C.夜间谷地上空空气呈下沉运动

D.夜间山坡(顶)高空气压高于谷地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图(截止2015年)”,图b中的甲、乙分别为“近十年间江西省、江苏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

(1)图中浦东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等。

(2)长江经济带的东中西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中西部城市带可以从东部城市带引进 和管理经验等。

(3)与江苏省比较,江西省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该做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的城市是

A.重庆 B.西安 C.南京 D.成都

2.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众多 ②交通通达度高 ③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图中与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新疆

A.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B.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C.城镇集群带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D.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2.新疆城镇体系中

A.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的地区级中心

B.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

C.库尔勒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

D.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

3.关于新疆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坚持资源开发规划先行,确保资源集约化、高起点、高水平和高效益的开发

B.实行严格的用地管理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

C.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加快构建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D.限制种植业发展,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Z-X-X-

1.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2.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