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乍得湖是由大陆局部凹陷形成的,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曾经与尼日尔河、尼罗河相通,其湖名就是“一片汪洋”的意思。乍得湖面积季节变化较大,汛期与枯水期面积相差一倍。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湖泊平均面积在几十年中减少了90%以上。

材料二 在乍得湖的东北,有一个比它低得多的博得累盆地,大量湖水通过地下路径源源不绝地往盆地渗流。

材料三  乍得湖流域图

 

(1)简述近几十年乍得湖面积迅速减少的原因。(12分)

(2)判断乍得湖面积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3)乍得湖是一个内陆湖泊,但湖水却为淡水。试分析其为淡水湖的原因。(8分)

 

【答案】

 

(1)自然原因:湖水外渗;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区域气候变干。人为原因:大量引水灌溉(截留河水);过度放牧、过度垦荒、砍伐森林导致荒漠化(任答4点,共12分)

(2)夏季(6~9月)(2分)。该湖泊的主要补给来源是河水,流域面积广,注入河流多,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量大(言之有理即可,4分)

(3)形成内陆湖的时间不长,湖泊中积累的盐分不多;大量河水注入,起到稀释作用;大量湖水通过地下路径向外渗流,带走很多盐分(任答2点,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原因综合分析通常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或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乍得湖地处非洲撒哈拉沙漠南侧的热带草原区,由于气候干旱,湖水外渗,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使区域气候变干,使湖泊面积减少。加上湖区附近农业生产,尤其是上游大量引水,截留河水,使湖泊来水减少;该地为热带稀疏草原区,过度放牧、过度垦荒、砍伐森林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

(2)乍得湖地处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夏季(6~9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量大,该湖泊的主要补给来源是河水,流域面积广,注入河流多,故面积最大为夏季。

(3)乍得湖形成内陆湖的时间不长,湖泊中积累的盐分不多,且有大量河水注入,起到稀释作用,还有大量湖水通过地下路径向外渗流,带走很多盐分,因而乍得湖虽是一个内陆湖泊,但湖水却为淡水。

考点: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是我国中部边界相连的5个重要省份。它们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在东西南北的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是中国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中部拥有长江、黄河和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黄淮平原等,农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中部水电资源丰富,具备比西部水力资源更便于开发的优势,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工业基地。中部传统工业密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钢铁基地。加快中部发展,有利于发挥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增强国家的内在竞争力。

材料二:我国沿29.5°N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中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A山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其自然带的基带类型是_________。

(3)图中B地区是我国农业的________生产基地,该地以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简述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及改善当地生态问题的具体措施。

(4)随着我们国家梯度发展战略格局的逐步推开,东部很多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为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机。但是,在中部地区加快工业化的过程中,包括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湘潭澧宁乡一中高二第六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中藏南的雅鲁藏布江沿岸和察隅河谷,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材料二:1913年10月,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背着中国政府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肮脏的地图划线,将原本属于中国的西藏最肥沃的土地划到了印度的怀里,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及藏南部分图。

(1)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4分)
(2)图中B处附近除水能资源丰富外,还有哪些能源优势?(4分)
(3)藏南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湖南省高二第六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中藏南的雅鲁藏布江沿岸和察隅河谷,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材料二:1913年10月,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背着中国政府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肮脏的地图划线,将原本属于中国的西藏最肥沃的土地划到了印度的怀里,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及藏南部分图。

(1)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4分)

(2)图中B处附近除水能资源丰富外,还有哪些能源优势?(4分)

(3)藏南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10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珠三角上千企业倒闭调查:成本上升致企业外迁”。以下为节目部分内容实录:曾经是中国对外开放桥头堡的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占了全国的呀成,然而,我们的记者最近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采访时却发现,当地一些加工制造业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据记者调查发现,上午十点,正是上班的时间,不少工厂的大铁门却紧紧地锁着,零乱的场景告诉记者,这里似乎已经人去楼空。如今在加工制造业聚集的珠三角地区,像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鹤告诉记者,在广东鞋厂大概有五六千家,关闭的应该有一千多家。……珠三角地区连遇困境的,不仅是制鞋企业,其它像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加工等等,都出现了同样的状况。

材料二:

2008年5月份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既是广东经济转型的新引擎,也对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开发建设起到了推动和指导作用。

材料三:广东省部分产业转移园示意图

材料四:部分已认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及其主导产业(部分)

序号

工业园名称

区域

规划承接的主要产业

1

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

山区

电子、精密机械装备

2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

西翼

纺织服装、食品医药

3

中山石岐(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

西翼

电子信息、日用电器

4

佛山禅城(云城都杨)产业转移工业园

山区

机械制造、家具

5

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园

山区

轻工机械、电子通讯

6

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产业转移工业园

西翼

电子电器、纺织服装

(1)材料一中提到的“成本上升”,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2)产业转移工业园主要分布在                       ,园中的工业以            型工业为主。各地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上都以                    的模式进行发展。

(3)材料中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有:

A.技术力量雄厚        B.优惠的政策         C.丰富廉价的原材料

D.广阔的市场          E.较低的土地租金     F.价低质优的劳动力

(4)试分析广东的“双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