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A题:(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像资料显示B处盛行风向为        ,判断的理由是                      。流经①处的洋流是     (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6分)

(2)试运用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解释2009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4分)

B题:(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0甲、乙水域都是世界重要的资源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水域最常见的水污染形式是            ,这种污染对当地水生生物有何不利影响?(5分)

(2)若甲、乙两区域遭受了同等程度的水污染,在自然状态下,哪一处更难净化?为什么?(5分)

 

【答案】

 

A题:(1)西北风   图中山火产生的烟雾向东南方向飘散 (2分)  寒 (2分) 干旱  (2分)

(2)北涝:2月,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北部受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1分)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带来降水(1分)

南旱:2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2分)

 B题:(1)石油污染阻碍氧气进入水体,鱼类等水生动物会因缺氧而死亡;不利阳光透入,妨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5分)

 (2)甲水域更难净化因为甲水域为内流湖,水体不能与外界交换,不利污染物的扩散净化 (5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由甲演变成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B.自然条件    C.农业技术    D.交通

7.该区域由甲演变成丙,有关其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区年平均气温下降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环境污染减缓    D.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题。

【小题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
【小题2】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形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D.植被、自然带
【小题2】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小题3】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小题4】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A题:(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像资料显示B处盛行风向为        ,判断的理由是                      。流经①处的洋流是     (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

(2)试运用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解释2009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B题:【地理——环境保护】

      图10甲、乙水域都是世界重要的资源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水域最常见的水污染形式是            ,这种污染对当地水生生物有何不利影响?

(2)若甲、乙两区域遭受了同等程度的水污染,在自然状态下,哪一处更难净化?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