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8分)中国与巴西同属发展中大国,进入21世紀以来,中国与巴西战略伙伴关系已进入全方位良好发展新阶段。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巴西地形分布、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986年11月24日,北京同巴西最大海港城市里约热内卢结为姊妹城。
(1)指出里约热内卢相对北京的方位,并简述该城市的地理位置。
巴西首都原为里约热内卢,1960年迁往巴西利亚。
(2)依据图,比较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的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8月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
材料一:俄罗斯紧急情况部8月21日说,在过去的一天里,森林及泥炭火灾面积继续减少。与前一日相比,着火面积减少3000公顷。目前全俄境内仍有498个着火点,其中森林火灾463处,总面积5.32万公顷;泥炭火灾35处,总面积309公顷。
材料二:莫斯科夏季气温多年平均仅有23℃,但最近每天的最高气温都在35℃左右,甚至达到40℃。入夏以来,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俄罗斯专家指出,俄罗斯目前遭遇的酷暑是千年不遇的,完全是史无前例。
材料三:因森林大火烧毁了部分农田。8月5日,俄罗斯政府决定暂时禁止粮食及粮食产品出口。截至8月5日,俄已有28个地区遭受旱灾,20%可耕种土地受灾。
材料四:莫斯科地区的热浪和干旱已经持续近两个月,6月份最高气温打破纪录两次,7月份打破纪录10次,包括绝对最高气温。由于莫斯科和莫斯科州被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包围,莫斯科地区居民受烟雾困扰已经半个多月之久,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时超过正常值6.6倍。
小题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中事件有关联性,从气候角度分析此次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的原因。
小题2:根据材料三分析俄罗斯的农业地域类型、粮食作物和分布地区及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左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右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形成,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与环西太平洋地区侯鸟迁徒的中转站。二十世纪末,该湿地一度萎缩并遭到破坏,水质变差。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2003年经济指标比较表

(1)到二十世纪末,黄河三角洲湿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可能有哪些?(6分)
(2)与长江、珠江相比,黄河河口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6分)
(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单位GDP能耗较低,根据资料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从珠扛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A、B两区域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东北某流域本身表示________。(提示:自然区域还是经济区域)
(3)东北某流域,又可以分成A、B两个区域,这种划分说明在同一类型的区域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北某流域作为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东北某流域的区域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个区域作为次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其区域特征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省P县(图中面积最大者)城镇和水系分布示意图。P县境内最高海拔为1050米,最低海拔为24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描述P县的地形地势特征。它对P县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8分)
(2)P县与南、西、北三面与临县的界线划分依据是什么?这种现状对P县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4分)
(3)“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而“碳交易”,《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比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减少了CO2的排放,所减部分可以作为扩大自己的排放额。
在遏止全球变暖世界浪潮中,“低碳经济”和“碳交易”悄然兴起。P县在这一新形式下可以发展什么?请说明理由。(10分)
(4)若要开发水能,就要建设水库。对水库大坝选址方案的确认,你认为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信息资料?(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2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1)A海域             ,B海域                  , C海域              .(6分)
(2)甲、乙区域农业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3)甲、乙两区域的主要石油工业类型分别是什么?为什么?(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                            
A.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B.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C.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D.限制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分布图(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大气现象。)

材料二 上图甲区域经济结构统计表
类型
比重(%)
产业经济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7.6
42.1
30.3
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其他
58.5
36.7
2.0
2.8
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57.0
43.0
材料三 贵州、四川、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婚姻迁出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三省合计迁出56.7万人,主要是条件艰苦的石灰岩地区的新娘迁出,形成了我国西南部壮观的“喀斯特新娘”输出区,这些新娘的主要目的地是华东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诸省的农村。
(1)分析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7分)
(2)分析云南成为“喀斯特新娘”迁出区的主要原因。(8分)
(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说明乙所在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分)
(4)据材料二指出甲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览会将在中上海开幕举行。沙特馆定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是“生命的活力”,着重展示在没有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环境下,沙特阿拉伯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四种类型城市构成了沙特馆的展示特色:能源之城、绿洲之城、文化古城和新经济之城。

材料二 下图是沙特拉伯及其边地区的示意图。

(1)“能源之城”是沙特馆展示的特色之一。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________(顺,逆)水航行。
(2)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
(3)试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