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题。

湖殇 熊久红

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1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2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抒情散文,第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5以第~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答案】

1答案示例:第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以记忆中艾比湖难以忘怀的美丽来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表达痛惜之情。

3答案示例:在抒情散文中列举数据和年份,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地域之集中,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痛苦无奈的情感,也能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

4答案示例:题目中的不仅指艾比湖,还指向众多境遇相似的湖;为非正常死亡,隐含了作者悲伤、担忧、谴责等复杂情感。

5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答案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辨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再根据比喻修辞的特点,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确定这样比喻的作用。这个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沈从文曾说:“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请以沈从文与水紧密相连为中心句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其社会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学院式的中国哲学研究,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耸动效应和扩散力量,天下人皆知有国学,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哲学和国学是什么关系?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处置呢?

当下所说的国学,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是对应着西学而得名的。在清末,国学表达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通过整体形式上的中西划界来拒斥作为本体的西学。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学院化的形式成为定局,国学研究被纳入到分而治之的学科体系当中。现代化的国学研究,基本上是用西学的方式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典籍材料。这种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和现实的生活已经完全脱钩,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有形式了。所以,国学实际上扮演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化演进的中间角色,是中学向西学看齐的中介形式而已。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同样也隐含了内在的双重含义——现代学术与民族传统。中国哲学所遵循的是西方式的学术标准和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科目,它的价值立场是中立的;但研究的内容又主要是儒、释、道之经典,这便很难与西方的体系相对应,在价值观上也强烈地表现出民族性的特征。近些年来,中国哲学的身份性被反复质询,原因就在于其研究范式的过分西化,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于这种冰冷的研究方式,而特别强调所谓同情的理解,试图将中国人的生命世界和生活实践植入到相关的理论研究当中去。

这样,具有新的时代意味的国学出场,似乎可以补偿原有的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的缺憾,强化民族文化的特征,这就部分地形成了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对峙。坚持中国哲学作为民族精神之载体的功能,就会批评纯学术立场与中国文化之精神无关,掏空了儒释道本来的精神生命。坚持中国哲学之现代学术立场就会批评前者的主张将价值问题与学术问题混为一谈,将个人感情掺入学术研究。这种分歧反映了中国哲学这一学科的身份混淆角色分裂

那么,要解决中国哲学双重身份的困境,是否就干脆彻底回到传统的诸子学、经学的形态中去呢?这恐怕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那样简单,至少传统方式或所谓的国学研究并不能代替现代以来的中国哲学,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从历史上看,传统学术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思想与文化的进步靠的是突破与创造,而不是泥古与守旧。就目前的现实而言,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形而下的器物世界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哪里没有西方的影子?如果一厢情愿强行剥离两者,这种努力只能是事倍功半甚或徒劳无功的。退一步来讲,国学也不是要回到传统的形态上去,因为从理念到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去除掉现代化的印记,重要的是需要寻找各自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交互为用,并行不悖,从而形成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合力。

国学的兴起是和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主要以儒家经典为载体,废弃了

经典等于斩断了根脉,造成近代以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漂浮感。要连接上儒家传统的血脉,

使其历久弥新,当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就不能不认真地对待新国学所标志的价值指向。由

此,国学义理的诠释较之传统文献整理的工作,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来讲,可能显得更

为重要。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学报》景海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是何种关系》,有删改)

【1】对文中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对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国学强化民族文化的特征以期补偿中国哲学研究状况,是造成对峙的原因之一。

B.坚持民族精神立场的一方认为,必须关注中国文化之精神,尊重儒释道本来的精神

生命。

C.坚持现代学术立场的一方认为,不应该将个人感情掺入学术研究,反对将价值问题

与学术问题混为一谈。

D.对峙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哲学这一学科已经角色分裂,学术研究与民族精神相

互对立,无法融合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之中。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儒释道的内容很难与西方化研究方法相对应,身份性被反复质询,因

而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于这种冰冷的研究方式。

B.目前学者更重视中国哲学的价值,普遍认为传统的国学研究不能代替现代以来的中

国哲学。

C.现代化的国学研究,用西学的方式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典籍材料,呈现书斋化、

典籍化、材料化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和现实的生活已经完全脱钩。

D.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主要要做好对国学义理的诠释而不是文献整理工作。

【3】作者对彻底回到传统以解决中国哲学双重身份的困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注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垫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毎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注】弦歌:《论语阳货》记孔子学生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善 属:写作

B江州刺史檀道济往 候:等待

C弘命潜故人庞通之酒具 赉:携带

D使一门生二儿篮舆 舆:抬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即便就酌,醉 门虽设常关

B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瞻衡宇,载欣载奔

C先是颜延之刘柳后军功曹 既自以心形役

D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 归去来兮,请息交绝游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渊明任真自得内容的一组是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每往,必酣饮致醉

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父母亲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2)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秋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分野,各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走上了封建制。

B《左传》虽然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但是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C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书籍,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任鲁国史官时尽职尽责,被当时人所崇拜。

D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文章段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笔法写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

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两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伤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

C.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实写作者远望长安、吴会的情景,运用双关的说法,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D.段写宴会的盛况,既有悲伤的人生感叹,又有乐观的壮志不易的感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人的过度保护 导致孩子的过度依赖。孩子最初的依赖是源自于自身的柔弱, 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主体意识的泯灭。这种结果的出现, 归结于孩子成长的需要, 多多反思我们成人是否过分关心。成人的包办代替 不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会扼杀儿童的天性, 温室里永远长不出参天大树。

A

也许

所以

如果

还是

一定

进而

因此

B

必然

与其

不如

不仅

因为

C

可能

那么

既然

还是

即使

因为

D

甚至

当然

虽然

但是

所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假如真有这么一个地方作为乡村旅游胜地请你为它设计一段旅游广告词。(40字以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