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        ℃<T1<        ℃;

             ℃<T2<       ℃.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       ;BB′属于        

4)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答案:
解析:

①8    ②1  ③24   ④28   ⑤地形   ⑥山谷(谷地)  ⑦盆地(洼地) ⑧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如图,我国东部地区200382日高温天气示意图,回答111题。

1.我国江南地区一些省份出现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天气。出现39℃以上高温天气的省份主要有(  

A.安徽、河南、江苏、湖北             B.浙江、江西、湖南、湖北

C.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D.河北、山东、安徽、辽宁

2.这些地区出现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受全球气候异常、平均气温升高影响        B.受锋面雨带的影响

C.受反气旋天气系统的影响                 D.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影响

3.此时,我国华北、东北出现大范围降水,其原因是(  

A.受台风活动的影响                   B.受厄尔尼诺的影响

C.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4.按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各海区中,海洋表面盐度最高的是(  

A.北纬10°大陆西岸附近                B.南纬25°大陆东岸附近

C.南纬35°大陆西岸附近                D.北纬60°大陆东岸附近

5.下列高原中,地质地貌特征大致与巴西高原相似的是(  

A.青藏高原                         B.德于高原

C.云贵高原                           D.帕米尔高原

6.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秦岭南坡                         B.喜马拉雅山北坡

C.阿巴拉契亚山脉                     D.乞力马扎罗山

7.下列岛屿中,在成因上属于典型火山岛的是(  

A.台湾岛                           B.新几内亚岛

C.夏威夷群岛                        D.密克罗尼西亚岛群

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  

A.非洲、欧洲                        B.亚洲、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

9.在世界地形图上,干流两次穿过赤道的世界大河是(  

A.刚果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

1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右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①领海范围为ab 200海里 ②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③领海范围为a 12海里 ④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 200海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某天然野生动物园邻近赤道,有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该园所在地位于(  

①刚果盆地  ②马来群岛  ③亚马孙平原  ④东非高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如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        ℃<T1<        ℃;

             ℃<T2<       ℃.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       ;BB′属于        

4)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四川省广元中学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013

如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①为晨昏线,①线中B点纬度值最大,②为纬线。A地地方时的小时数比C地小6小时,BD经线的经度为45°E。回答下题。

(1)

此天,D点的夜长为

[  ]

A.

6小时

B.

16小时

C.

18小时

D.

8小时

(2)

此时刻,新一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大约为

[  ]

A.

5∶7

B.

7∶8

C.

7∶12

D.

1∶8

(3)

此时对下列地区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亚洲低压势力强盛,南亚盛行西南风

B.

潘帕斯草原已经降水较少,草枯叶黄

C.

我国南疆地区棉花如絮,白茫茫一片

D.

南极昆仑站人们工作正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回答5-7题

 

 

1.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

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山东丘陵——石漠化           

B.华北地区——次生盐渍化

C.青藏高寒地区——沙漠化   

D.西北地区——红漠化

3.如图所示,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其主要原因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沙尘暴少发   B.农业区降水较丰沛,灌溉量小

C.降水丰沛的地区,水土流失较轻     D.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