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陇南地处秦岭西部,也是我国三大自然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的茂密森林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目光短浅,但是听觉极为灵敏。陇南地区曾因人类活动(砍伐森林和修建道路等)导致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后人类干扰减少,恢复植被,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得以恢复与扩展。

材料二下图为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1)据图说明陇南地区城市分布的突出特征,并说明该分布特征对城市发展的益处。

(2)说明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简述砍伐森林与修建道路对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产生的影响。

(4)陇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制药工业,试说明理由。

【答案】(1)沿河分布。 理由:地处山区,河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城市建设;临近河流,生产生活用水便利。

(2)栖息地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体型肥硕可以御寒;冬季山上森林多积雪,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躲避天敌;多山多树,发达有力的前后肢,便于爬山和爬树;茂密的森林,阻挡视线,导致视力不发达而听力灵敏。

(3)大规模采伐森林,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4)赞同。 当地药材种类多,原料丰富;市场潜力大;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不赞同。 经济较落后,资金不足(或人才缺乏,技术落后);采伐药材可能导致森林破坏,干扰大熊猫的繁衍;化学工业产生水体污染,该地位于嘉陵江上游,水污染影响大。

【解析】

本题以陇南为材料背景,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陇南地区城市分布在山间河谷,沿河分布。这主要是因为地处山区,河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城市建设;临近河流,生产生活用水便利。

(2)大熊猫的栖息地海拔2400~3500米,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大熊猫体型肥硕有利于御寒;冬季山上竹林多积雪,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躲避天敌;栖息地多山多树,发达有力的前后肢,便于爬山和爬树,获取食物;茂密的竹林,阻挡视线,视力对安全的作用不大,听力更利于避开天敌,导致视力不发达而听力灵敏。

(3)大规模采伐森林和修建道路,导致栖息地缩小;同时道路走向纵横交错,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赞同,是因为当地药材种类多,原料丰富;市场潜力大;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不赞同,是因为经济较落后,资金不足(或人才缺乏,技术落后);采伐药材可能导致森林破坏,干扰大熊猫的繁衍;化学工业产生水体污染,该地位于嘉陵江上游,水污染影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东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是继港澳产业大举向珠三角、台湾和新加坡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型产业为主。

(2)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3)从图中看,山东省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比例尺:1/10000000),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可能为

A. 190米 B. 400米 C. 399米 D. 500米

2若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400,则A处地形为

A. 山顶 B. 洼地 C. 高原 D. 山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

(2)此时N地受 ____  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是  

(3)此时M地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填气压名称),它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

(5)全年受A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是

(6)下列哪幅气候图代表N地的气候类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6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 棉花、茶叶、天然橡胶、甜菜 B. 油菜、亚麻、黄麻、冬小麦

C. 油橄榄、茶叶、春小麦、甜菜 D. 棉花、花生、天然橡胶、油菜

3甲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

A. 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 B. 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充裕

C. 劳动力多,工程建设成本低 D. 地表起伏比较大,便于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登陆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结合地球和火星地理特征比较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1火星属于

A. 地月系 B. 类地行星 C. 河外星系 D. 远日行星

2】【2与地球相比,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B. 大气层厚于地球

C. 自转的线速度快于地球 D. 公转的角速度慢于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的矿产资源运往丙地,合理的运输线路有哪些?

甲到丙:________;乙到丙:________。

(2)甲、乙两地在矿产开采和冶炼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甲地:________;乙地:________。

(3)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综合评价丙地成为全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

A. 18℃ B. 22℃ C. 28℃ D. 32℃

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差异 C. 地形起伏 D. 洋流性质

3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

A. 东南信风 B. 副热带高压 C. 盛行西风 D. 东南季风

4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断裂下陷 B. 火山作用 C. 流水作用 D. 冰川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2月7日,某地发生6.4级地震。(为地震发生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地震发生地点判断,这次地震发生在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交界处

2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

A.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左右摇晃 B.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上下震动

C. 气候正处于高温晴朗的时期 D. 气候正处于寒冷干燥的时期

3据图可判断出:

A. 地中海面积将变大 B. 红海面积将变小

C. 喜马拉雅山脉高大 D. 庐山多陡崖绝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