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历史古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4分)

(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6分)

(3)b湖为咸水湖,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 循环;近年来b湖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

2.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A.纬度低 B.冬半年受海洋气流控制

C.海拔低 D.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

3.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 D.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南极大陆及周围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填写下列字母的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岛屿和 海峡的名称:

大洋:A

B

C

大洲:D

F

G

岛屿:E

海峡:H

(2)Ⅰ处是我国南极考察站之一,如以Ⅰ点为起点,依次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千米,最后到达

A.原地 B.原地以东 C.原地以西 D.原地以北

(3)南极大陆周边地区终年盛行强劲的极地东风,从南极上空看其运动方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2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图1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 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 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 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 苔原带

3.形成图1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问题题。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的平均值,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M地7月份日平均日照数明显低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小 B、昼短夜长

C、气温较高 D、降水丰富

2.N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M地最可能位于 ( )

A、大陆东岸 B、大陆西岸

C、大陆内部 D、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6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亚洲某区域,该区域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L河流域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种群和群落。图乙示意该区域内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情况。

(1)比较甲地和乙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简析甲地气温最高出现在4月份的原因。(4分)

(3)分析L河流域生物物种多样化的主要原因。(6分)

(4)归纳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区域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一下文科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A.沿秦岭分布 B.分布集中

C.沿河分布 D.沿交通干线分布

2.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广阔 B.高校众多,科技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