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上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4)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 m,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 m,多平原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丰富,河流常受洪水威胁,沙洲、卵石滩淤积速度变化大;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 (3)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 (4)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析】(1)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可以反映基本地形类型。图示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应为盆地地形盆地底部等高线稀疏,且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因此盆地底部应为平原。依据河流水系特征推定地形特征。图示向心状水系也反映出此处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特征。依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地形特征,④通过文字叙述推测地形地势特点等。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的主要外力作用应和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形成流水沉积地貌主要应考虑丰富的沉积物来源,有利的沉积环境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上游大小支流流经山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搬运到下游河段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导致沙滩罗列,河道宽窄不稳。

(3)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凌汛)、水流速度(水能大小)等方面。三河所流经地区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径流量大,有夏汛,无结冰期。但图中等高线显示南河流经处等高线较唐河、白河处密集,因此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

(4)读图可以看到,南河流域海拔高达1000米以上,注入汉水时落差近1000米,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所以必须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在坡度小于25°的坡地可以开垦,大于25°的陡坡要禁止开垦,减少或防止水土流失。这里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可以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可以提供充足能源,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 470米 B. CD是山谷,EF是山脊

C. 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 H地比B地降水多

2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海拔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 13.5 ℃,12.5 ℃ B. 22.5 ℃,13.5 ℃

C. 22.5 ℃,14.5 ℃ D. 13.5 ℃,14.5 ℃

3上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 101米 B. 198米 C. 298米 D. 601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

(2)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3)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 ② ③ ④ 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

(4)某同学私自外出,在B处迷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列与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关系密切的现象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赞比西河流域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赞比西河河流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 B. 中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C.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 该河的汛期出现在1~2月份

2关于赞比西河流域沼泽地成因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多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植被丰富,涵养水源 ⑤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3赞比西河干流上现有4座大水电站,有关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发展旅游和水产养殖

B. 能够调节径流,使马拉维湖的泥沙淤积增多

C. 改善了中下游的航运,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 使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全长1 432千米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A. 1~5 B. 6~8 C. 9~10 D. 11~12

2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实行季节性水价 B. 修建水库 C. 提倡节约用水 D. 增加引水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图所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图所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B. 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会造成大范围的降温

C. 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D. 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成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 S 线代表地球表 面, 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

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A. 79,13 B. 79,8 C. 21,13 D. 21,8

2a 、 b 为水循环主要环节, 则

① 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② 环节a 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 环节b 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④ 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并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双选)(  )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