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描述滨海湿地改造方式的特征,并说出图中人工湿地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迎考(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  )

A. 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B. 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

C. 最大湖泊为内陆湖

D. 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三角坐标图,回答题下列各题。

1.若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③地区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

A. 20:30:50 B. 45:30:25

C. 50:30:20 D. 25:30:45

2.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布局的市场、动力和劳动力因素,则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一组是

A. 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②钢铁厂 ③棉纺厂

B. ①石油化工厂 ②炼铝厂 ③电子装配厂

C. ①糕点厂 ②制糖厂 ③服装厂

D. ①食品厂 ②炼铜厂 ③精密仪表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图乙为冬季某日沈阳附近20时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H代表高压中心、L代表低压中心,①、②分别对应地面③、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等压线示意图,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气压值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判断此时与图乙中沈阳风力状况相比,图甲中沈阳的

A. 风力更大,且风向一致 B. 风力更小,且风向一致

C. 风力更大,且风向相反 D. 风力更小,且风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盐湖以产盐而得名,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从其边缘经过。历史上盐湖地区盐业已有发展,20世纪80年代盐湖被大规模开采。

(1)历史上盐湖地区的盐业几乎可以不用人工晒盐,简述其原因。

(2)早期盐湖的盐业,多选择盐和青稞的物物交换形式,试确定主要交换地点并说出你的依据,

(3)20世纪80年代前,该地运盐最适宜采用什么运输方式,说出原因。

(4)目前该地大规模的盐业开采活动已经停止,简述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下图为该山南坡、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直减率)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直减率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直减率一天内最小值出现在

A. 0:00 B. 6:00 C. 12:00 D. 18:00

2.太白山南坡空气对流最明显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太白山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北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北坡受冷空气影晌大

B. 南坡气温低于北坡

C. 南坡植被茂密减缓温度变化

D. 北坡云量的保温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 工业基础雄厚 B. 水陆交通便捷

C. 自然资源丰富 D. 劳动力素质高

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 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C. 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 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

3.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

A. 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B. 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 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D. 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为地球公转轨道及冬、夏至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右两幅太阳光照图中,晨昏线表示晨线的是

(2)左图表示北半球 (节气),该日山东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右图D、E、F三地中,自传线速度最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 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 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 ⑧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 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02浓度增加,则( )。

A.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 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 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