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 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 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 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 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

A. 英国一一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 美国一一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 中国一一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 中国一一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文)试卷(衔接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风能属于(  )

A. 可再生能源 B. 生物资源

C. 非可再生能源 D. 气候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卷(文科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北京日出日落时间相同,下表为连续3天的升降旗时间(北京时间)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三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的昼长大于夜长 B.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逐渐向南移动

C. 这三天滨州的白昼都比北京的白昼长 D. 这三天,北京日出方位均在东北方

2.这三天,对于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安门广场第一天降旗时旗杆的影子朝向东南 B. 当地该季节多盛行偏北风

C. 北京时间12点当地旗杆的影子正好朝向正北 D. 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这三天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二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证明自转现象的有(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昼夜的交替 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二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B. 银河系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

C. 天体系统是有层次的 D. 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尺度最大的天体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7学年山东省三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工业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结构示意图”,图中“就业廊”沿南北干道延伸,因形似长廊而得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就业廊”最可能是(  )

A. 行政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文化区

2.有关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空间结构属于同心圆模式 B. 最适宜在东北方向设置卫生防护带

C. 东南方向居住就业功能匹配较好 D. 高级住宅区最适合布局在城市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7学年山东省三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看出,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接近的年份是(  )

A. 1850年 B. 1900年 C. 1950年 D. 2000年

2.甲国1850年与乙国1900年相比(  )

A. 医疗卫生水平高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自然增长率低 D. 自然条件优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二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普通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中的陡崖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A. 280米 B. 430米 C. 560米 D. 650米

2.若对该河流域进行开发治理,合理措施有

A. 在R和T之间河段西侧的坡地修建梯田 B. 在R处建大坝,修水库

C. 可建自流水渠(虚线)从R处引水到甲村 D. 在乙村西北山坡上种植亚热带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4月模拟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如下表)。2009年美国开始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美国

1965年

1994年

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

28%

16%

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

56%

73%

1.下列不会导致美国出现“去工业化”现象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吸引企业外迁

B. 有污染的制造业大量转移到国外

C. 国内劳动力成本下降及产业结构升级

D. 国内资源型传统工业区随资源枯竭而衰落

2.近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下列属于其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 服装制造业 B. 石油化工业 C. 电子装配工业 D. 清洁能源工业

3.美国“再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

B. 冲击我国出口制造业

C. 扩大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

D. 提高美国就业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