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8811  108819  108825  108829  108835  108837  108841  108847  108849  108855  108861  108865  108867  108871  108877  108879  108885  108889  108891  108895  108897  108901  108903  108905  108906  108907  108909  108910  108911  108913  108915  108919  108921  108925  108927  108931  108937  108939  108945  108949  108951  108955  108961  108967  108969  108975  108979  108981  108987  108991  108997  109005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本格拉铁路是安哥拉最重要的铁路,西起洛比托,经本格拉,东至卢奥,如图所示。该铁路最初为葡萄牙所建,后遭内战炸毁。21世纪初,安哥拉内战结束,政府决定在原路线上恢复重建本格拉铁路,承建方为中铁二十局。从设计到施工全部采用中国铁路建设标准,钢轨、水泥、通讯设备等材料均从中国采购,投入运营后的机车车辆等设备也由中国企业提供。如图为安哥拄本格拉铁路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深水港洛比托商业价值不大,其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气候干旱,经济落后B.天气炎热,不利生活

C.高原为主,交通不便D.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2本格拉铁路采用的钢轨、水泥、通讯设备机车车辆等全从中国采购,主要是为了(  )

A.保证材料供应,统一规格B.拉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

C.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利润D.提高该铁路的技术含量

3本格拉铁路重建后,带来的影响是(  )

①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②实现区域铁路互联互通

③更加方便当地人们出行

④降低矿产资源出口成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永冻土就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度分析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酸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历史因素D.政治因素

2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进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④良好的区位条件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2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浙江温州B.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C.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东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窨子”是我国东北游猎民族的传统民居。下图为游客在我国东北长白山拍摄的当地游猎民族的传统民居“地窨子”。游客发现该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地下有厚约1米的季节性冻土分布。“地窨子”一般建在离水源较近的山坡上,在选好的坡地上开挖2—3米深的长方形凹地,房屋大半部分在地下。下图为“地窨子”景观。

(1)推测游猎民族修建“地窨子”的季节,并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2)依托“地窨子”和当地自然资源,该地可以开展哪些游客体验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耕地、林地D.草地、林地、耕地

2为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乙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平衡碳元素的功能

B.图中主要反映的是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C.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D.甲、乙、丙三环节表示的水汽量是相等的

2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

B.热带雨林有“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说法

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它在我国被称为澜沧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我国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对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 ②增大年径流量 ③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 ④提高地下水水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为了加强湄公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保护植被,保持水土

②加强与沿河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流域协调发展 

③修建大坝,拦蓄并大量利用水资源,以减小中下游的水量

④大量修建梯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充分利用澜沧江的水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涉县王金庄旱作梯田系统地处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及缺土少雨的太行山石灰岩山区。是山区村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自然条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产物。梯田里农林作物丰富多样,谷子、玉米等漫山遍野,田埂边缘则稀疏的种植了一种根系发达,叶片小,耐旱、耐贫瘠的烹饪佐料落叶灌木花椒树。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当地人称之为庵子简易小屋,农忙季节村民们纷纷赶着体型矮小、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的驴上山耕作。下图分别为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和石屋景观。

(1)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

(2)简述村民主要用驴运输物品的原因。

(3)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庵子的作用。

(4)分析梯田边缘种植花椒树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思路,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结合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回答下列各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  )

A. 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B. 煤炭开采条件好,适于露天开采

C. 煤质优良,煤种齐全

D.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下列措施不利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重点矿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B. 加大原煤开采量,提高经济效益

C.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延长生产链

D.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