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8821  108829  108835  108839  108845  108847  108851  108857  108859  108865  108871  108875  108877  108881  108887  108889  108895  108899  108901  108905  108907  108911  108913  108915  108916  108917  108919  108920  108921  108923  108925  108929  108931  108935  108937  108941  108947  108949  108955  108959  108961  108965  108971  108977  108979  108985  108989  108991  108997  109001  109007  109015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城市城区示意图,该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60平方千米,回答下面小题。

1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为

A.18平方千米B.33平方千米C.51平方千米D.78平方千米

2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A.e地B.h地C.q地D.f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山火以来,至2020年1月,已经持续了四个月(见下图)。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桉树占了70%,桉树树皮和树叶中富含挥发性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温,容易自燃。甚至是桉树本身也在传播火源。和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着火是表皮着火,而树皮则能阻隔烈火,大火过后大部分桉树树皮下的休眠芽就会很快萌发。

(1)简述澳大利亚此次森林大火持续4个多月的气象条件。

(2)分析桉树在火灾中的作用。

(3)简析火灾对澳大利亚桉树的影响。

(4)仅考虑自然因素,推断澳大利亚将来火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状态。下图为1982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完成下列各题。

1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B.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

C.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空间状态

D.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2】影响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

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市用地结构与经济活动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该市城乡结合部

A.面积增长的数量少于城市建成区B.面积和市区国内总产值变化幅度相同

C.面积的数量变化与城市建成区基本同步D.空间地理范围基本没有变化

22010年春,该市由过去“就业难”变为“劳工荒”,主要原因可能是

A.该市就业压力大大缓解B.该市产业已全面升级

C.中西部地区工资较该市高D.农民工更多留在家乡创业和就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收缩型城市,指的是那些人口减少、产业衰退、城市空间不断闲置的城市。收缩型城市可以分为四类:资源枯竭性城市的收缩、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偏远城市的收缩、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收缩。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收缩最严重的地区,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下面为东北收缩城市分布图。

(1)据图简述东北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推断东北城市收缩严重的原因。

(3)收缩型城市内不少区域常住人口稀少、工厂废弃,空间闲置严重。请你对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阶段→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

A. 有所增大 B. 比较稳定 C. 周期波动 D. 明显减少

2】较之阶段,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

A. 上游径流量大幅减 B. 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修路等工程建设

C. 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 D. 上游干支流上一些大型水库的建成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 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 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 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2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3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 ①②⑤B. ②⑤⑥C. ①②⑥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岛自然带I和II的分布范围及其变化图,a为两种自然带或植被的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II和界线a的大致移动方向分别是

A.冰原带 向南B.冰原带 向北

C.苔原带 向北D.苔原带 向南

2依照目前变化趋势,当界线发生移动后,原界线处最初出现的景观是

A.冰原B.苔原

C.灌丛D.荒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材料,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mm之间,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植被呈正相关B.与坡度呈正相关

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2】造成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是

A.阴坡的水分蒸发量较少B.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好

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D.阴坡坡度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珊瑚岛的地下淡水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存在(见下图),形成了海岛独特的地下淡水资源——淡水透镜体。它是珊瑚岛上十分重要的淡水资源,具有重大的社会、生态价值。 但一般的珊瑚岛礁因雨水下渗时间不足难以形成淡水透镜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淡水透镜体能够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是基于

A.密度差异B.水位高低

C.地质构造D.岛屿形状

2与淡水透镜体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气候特征B.岛屿面积

C.地质状况D.海浪大小

3珊瑚岛上的淡水透镜体的典型特征为

A.水量大B.更新慢

C.易破坏D.水质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