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8396  28404  28410  28414  28420  28422  28426  28432  28434  28440  28446  28450  28452  28456  28462  28464  28470  28474  28476  28480  28482  28486  28488  28490  28491  28492  28494  28495  28496  28498  28500  28504  28506  28510  28512  28516  28522  28524  28530  28534  28536  28540  28546  28552  28554  28560  28564  28566  28572  28576  28582  28590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成长阶段的具体表现有

A.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            B.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C.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          D.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国(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经常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四项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①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②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作用开始减弱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松弛到紧密的发展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A.1995年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变慢

B.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C.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

D.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中部的城市化率依次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B.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D.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2.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①循环型  ②高消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图上方为正北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

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风        D.东北风

2.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9月28日,福建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开工。项目完工后,以永泰龙湘水库作为引水工程的龙头水库、以莒口水闸作为调蓄水闸,可有效提升福州城区、平潭、长乐、福清等地的安全供水保障能力,预计受益人口达334.8万人。右图为闽江调水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福建实施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A.平潭综合试验区等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

B.闽江水系径流量大,并且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C.福州等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大、增长快      

D.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难度小,基本能自流引水

2.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是

A.调入区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               

B.闽江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增加

C.加剧福州等城市的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D.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1990-2020年我国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图”。  关于1990-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超过70%

B.1990-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最多

C.2020年第一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D.社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将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

完成问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利用油气资源     D.种植薪柴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问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生产模式图,回答:

1.该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2.有机农业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一种农业类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是

a.农村劳动力丰富b.大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c.耕地资源十分丰富d.气候类型多样

A. ab                                B. cd                       C.bc       D. 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