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8397  28405  28411  28415  28421  28423  28427  28433  28435  28441  28447  28451  28453  28457  28463  28465  28471  28475  28477  28481  28483  28487  28489  28491  28492  28493  28495  28496  28497  28499  28501  28505  28507  28511  28513  28517  28523  28525  28531  28535  28537  28541  28547  28553  28555  28561  28565  28567  28573  28577  28583  28591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       B.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C.南部为德干高原                 D.德干高原东高西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二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地处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人口约1.3亿。

材料三  日本的位置示意图

(1)简述日本冬、夏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原因。(4分)

(2)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①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

②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④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日本有50多座核电站,其发电量占本国总电量的30%,是世界核电使用较多的国家之一,分析日本修建核电站的原因。(4分)

(4)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事件备受关注,由于受洋流影响,北美西海岸会遭受到核泄漏的影响,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核泄漏引发了人们对核安全的思考,因此日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部分核能,转而发展清洁能源,请写出至少写两种清洁能源(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促使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厂房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

材料二: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世界90%的天然橡胶产于亚洲,而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东亚、美国和西欧。

材料三: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1)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印度尼西亚,简析印度尼西亚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从原料、劳动力、交通进行分析)。(6分)

(2)高温多雨是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条件。从地理位置简析印度尼西亚具备该条件的主要原因。(4分)

(3)印度尼西亚地质灾害频发,简述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A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B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图A                                     图B

(1)据图B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成因是              。(2分)据图A、图B,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F是          。(4分)

(2)当图A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2分)

(3)图C是图A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A、图C,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3分)

图C

(4)指出图B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区域的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区域是人们在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划分区域的目的虽然不同,但所用的指标和方法都一样    

D.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

A.预防潜在荒漠化地区的产生               B.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C.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防止土地退化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湖泊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①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②湖水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

③使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减少;④可减小大气湿度,进而影响到局部地区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侨乡 ③人才和农民劳工 ④科技 ⑤气候

A.①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