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8474  28482  28488  28492  28498  28500  28504  28510  28512  28518  28524  28528  28530  28534  28540  28542  28548  28552  28554  28558  28560  28564  28566  28568  28569  28570  28572  28573  28574  28576  28578  28582  28584  28588  28590  28594  28600  28602  28608  28612  28614  28618  28624  28630  28632  28638  28642  28644  28650  28654  28660  28668  109140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

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经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图2为P地树影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根据图4所显示的行道树及树影推断,图示季节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2.未来30~48小时之间,P地的天气可能是

A.强对流降雨       B.强沙尘暴     C.绵绵细雨      D. 晴朗高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座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腾冲的翡翠玉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及其形成过程的是:

A.②、I     B.④、N    C.③、M    D.⑤、H

2.腾冲所在的地形区山高谷深,形成其峡谷的外力

作用主要是:

A.冰川侵蚀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C山脉的成因是

A.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 岩层断裂抬升形成

2.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

A.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 热带荒漠气候

3. 某人从A处先向南,后转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没有经过的自然带有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沿EF线所作地层剖面示意图的是             (   )

2.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1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站在图中四地观测该岛,看到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④③        D.④②

2.图2是某同学在②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不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4分)

 

③地

⑤地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②地的自然带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4分)

(3)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