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9554  29562  29568  29572  29578  29580  29584  29590  29592  29598  29604  29608  29610  29614  29620  29622  29628  29632  29634  29638  29640  29644  29646  29648  29649  29650  29652  29653  29654  29656  29658  29662  29664  29668  29670  29674  29680  29682  29688  29692  29694  29698  29704  29710  29712  29718  29722  29724  29730  29734  29740  29748  109140 

科目: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4.3我国的防灾减灾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创下了5个“历史罕见”:干旱持续时间长,干旱强度大,抗旱水资源少,干旱范围广,旱灾损失重。这次旱灾直接导致经济损失63.7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1.28亿元。

材料二:2006年8月14日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

1.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哪些?

2.分析2006年重庆出现重旱的原因。

3.简要说明我国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4.3我国的防灾减灾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区域同一条河流上游、下游河床剖面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是河堤高度、河床宽度、河床的经度和纬度。

材料二 下图是该河流某水文站测得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月均气温和月均径流量曲线图。

材料三 下表是该河流中下游洪水灾害历史统计资料。

年份

前206年~1950年

1951年~2000年

河流决口

1561次

13次

2,4,6

 

灾情等级比

特大水灾:21.6%

大水灾:44.7%

一般水灾:33.7%

特大水灾:18.3%

大水灾:471.1%

一般水灾:34.6%

1.河流截面甲段的两岸河滩相距约        米(取整数),河流截面乙段河水流向为                ;在甲、乙两河段中,位于上游河段的是           

2.上图中能正确反映甲河段河水流向以及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是         ,并分析这种补给关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该河流下游多洪水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为经纬度,表示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山脉。完成题。

1.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2.关于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题。

1.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区域特征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              D.青藏高寒区——冰川广布

2.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冰川覆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图,回答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C.水污染严重                           D.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

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城市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

C.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D.灌溉用水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将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图4中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

A.保持水源                             B.净化水质

C.调节气候                             D.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题。

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枯枝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非洲大陆                             B.大洋洲

C.亚欧大陆                             D.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题。

1.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天然气、石油、煤炭

C.煤炭、天然气、石油

D.石油、天然气、煤炭

2.M省可能是

A.山东             B.贵州             C.新疆             D.河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能源是煤炭,分布最多的省是山西省

B.②能源在世界上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

C.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的是③能源

D.④能源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

2.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资源特点是

①分布范围广

②煤种单一

③埋藏浅,易开采

④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1.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2.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