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9656  29664  29670  29674  29680  29682  29686  29692  29694  29700  29706  29710  29712  29716  29722  29724  29730  29734  29736  29740  29742  29746  29748  29750  29751  29752  29754  29755  29756  29758  29760  29764  29766  29770  29772  29776  29782  29784  29790  29794  29796  29800  29806  29812  29814  29820  29824  29826  29832  29836  29842  29850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届海南琼海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在技术创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公司间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创新水平的竞争,也是经济管理水平的竞争。以下是某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产品研发及小批量生产阶段;第二阶段,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改进,并开始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阶段;第三阶段,产品生产进入标准化时期,企业在全球寻找最佳布局及大规模营销。

以上观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三个阶段如图7所示:

(1)在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不同阶段,其生产布局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在Ⅰ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1分)Ⅱ阶段,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Ⅲ阶段,企业会发生产业转移,方向是                             。(1分)

(2)图中B代表        国家或地区(发达或发展中),判定的理由是               

 (4分)

(3)产业转移对移入地有哪些影响?(至少答2点,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海南琼海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西电东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图5-12是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第一条送电路线(北路)是将          的水电和陕西、          、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成火电送出。(2分)

(2)第二条送电线路(中路)输送的是水电,它将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水电站的电能通过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电(包括为蓄水而修建的水库)对长江上游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 (4分)

(3)第三条送电线路(南路)是将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红水河(珠江支流)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 三江平原 ⑥ 山东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⑥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美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1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题。

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O2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CO2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