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9730  29738  29744  29748  29754  29756  29760  29766  29768  29774  29780  29784  29786  29790  29796  29798  29804  29808  29810  29814  29816  29820  29822  29824  29825  29826  29828  29829  29830  29832  29834  29838  29840  29844  29846  29850  29856  29858  29864  29868  29870  29874  29880  29886  29888  29894  29898  29900  29906  29910  29916  29924  109140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图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题。

1.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光照

2.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C.海口一年中没有冬季,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D.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7月份。完成题。

1.7月,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2.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连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片,蒸发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d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3.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环节乙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题。

1.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河流流速不同,其搬运物质颗粒大小不同。根据该关系图,判断河流能够搬运砾石的流速至少是

A.50cm/s B.2500cm/s

C.300cm/s                              D.400c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回答题。

1.造成这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B.地处印度洋可反对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D.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2.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

①水循环    ②大气循环   ③地壳物质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安江水电站于1959年9月21日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2012年4月27日到5月1日,浙江卫视联手央视,对千岛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狮城也就是原遂安县城进行全景式的直播拍摄。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题。

1.本次直播选在10:00—14:00之进行,原因是

A.收视率最高       B.水温高           C.光线好           D.风速小

2.国际考古把水下遗迹,包括沉船和建筑物,称为“时间胶囊”。此次水下探秘发现新安江水下古城淹没50多年后,众多古建筑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最有可能的原因包括:

①流水侵蚀作用弱 ②水底水温低于0º  ③水底水温年较差小 ④风力搬运作用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云南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题。

1.据图判断,洱海的成因是

A.径流增加,洱海水位上涨

B.火山口积水

C.地壳运动

D.熔岩堵塞河道

2.若图示区域林地遭到严重破坏,则图中河流

A.径流增加,洱海水位上涨

B.径季李变化增大,洱海苦水期位上升

C.含沙量增大,洱海汛期水域面积增大

D.含沙量季节变化增大,洱海汛期水质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题。

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处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

2.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曲阜崇德高考补习学高三第一学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的  方向, ①地距③地约     千米。(2分)

(2)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③地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2分)

(3)此时,①地风向为      ;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2分)

(4)该季节②地的气温比③地还低,试分析原因。(3分)

(5)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试从地理角度简述其主要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